首页
技术研究
产业动态
人物访谈
活动发布
首页
/
技术研究
/
全部
基因治疗
免疫治疗
基因检测
COVID-19
靶向疗法
AI
精准医学
生物工艺
牛奶和阿司匹林让癌症风险降到最低
这项被《柳叶刀》称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发现是,常年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癌症患者三分之一的死亡率。尽管科学家们正在呼吁健康人群停止服用阿司匹林,因为这可能增加内脏出血的风险。但是,该项目研究者声称,如今这项新的发现将会改变对阿司匹林的这一看法,并可能推动医疗指南的修改。
阿司匹林
柳叶刀
癌症
Aspirin
2012-10-12
列数曾遭质疑的转基因实验
关于转基因粮食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于这种在遗传信息上做修改的的跨时代技术,公众对其的警惕心总是维持在最高级别。正视科技,谨慎发展的态度都是毋庸置疑的,争议可以引发人们的辩论,有助于公众了解这个跨时代技术。本文罗列出四个比较著名的遭受过质疑的转基因实验供网友了解
转基因实验
抗虫玉米
转基因玉米
2012-10-12
Nat. Commun:新技术高通量识别RNA靶点以助推药物研发
专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非营利性独立研究机构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在RNA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开发的新技术能够一次性筛选超过三百万个RNA-配体组合,既可用于分析RNA上的靶点区域也可用于筛选潜在药用化合物。有望大大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相关研究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药用化合物
RNA靶点
高通量筛选
RNA结构域
2012-10-12
科学家发现孕妇与子宫内的胎儿互换DNA
男性细胞中的DNA经常出现在女性大脑中,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微嵌合细胞现象。西雅图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Nelson称,了解大脑中出现其它个体的细胞,能明确地表明我们要比自我认识的复杂得多,因此,从概念上讲,看待自己的最适合观点是把自己看成生态系统而非单一的基因模板。
Y染色体
外源基因
血脑屏障
2012-10-11
一滴血与疾病诊断
据日本媒体近日报道,日本医疗基盘研究所的朝长毅项目组长与九州大学中山敬一教授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开发出用1滴血分析疾病的技术。这种新技术只需要一次检查便可测定几百种蛋白质,可应用于肿瘤的个性化治疗中。
朝长毅
中山敬一
2012-10-12
10月11日 Nature 杂志生物学精选
10月11日 Nature 杂志生物学精选:细胞针对中暑的防护机制;沙门氏菌病原体利用依赖于“半胱天冬酶-11”的细胞死亡;多巴胺和GABA的共享转运;早期节肢动物的神经复杂性;特定抑制神经元在视觉中的作用;自发神经活动帮助胎儿视网膜中的模式形成。
Nature
沙门氏菌病原体
半胱天冬酶
多巴胺
节肢动物
2012-10-11
Nature:云南大学考古发现大脑进化起点比想象的更早
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联合亚利桑那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解剖结构复杂的大脑进化比以前认为的要更早,并且在进化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多大的改变。在可能超过5.2亿的时间里,神经模式的基础方案保持一致性,计算环路的基本组成处理各种信号都是一样的。相关发现公布于10月11日出版的Nature杂志上。
云南大学
延长抚仙湖虫
节肢动物
神经模式
2012-10-11
日研究人员用iPS细胞再现帕金森氏症患者脑内异常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和顺天堂大学的研究人员用一名70多岁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皮肤细胞,培养出了iPS细胞,并令iPS细胞分化形成神经细胞。经过分析,他们发现神经细胞内出现了与发病相关的异常蛋白质蓄积。
iPS
帕金森氏症
2012-10-11
男性避孕药曙光初现:抑制RABL2基因活性可阻断精子游动
澳大利亚墨尔本莫纳什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发现,RABL2基因释放的蛋白为精子游动提供燃料。抑制RABL2基因的活性,可使精子的尾巴比正常精子短17%,并导致精子的生成量减少50%。这使人们期待已久的男性避孕药距离变成现实更近一步。
男性避孕药
RABL2
2012-10-11
中国科学家揭示肝癌发生早期分子机制
找到肝癌发生早期阶段的分子标记和有效的预防治疗手段成为肝癌治疗中的重要方向,而揭示肝癌发生早期阶段的分子机制成为关键。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惠利健领导的科研小组日前发现了肝癌发生早期阶段的分子机制,为肝癌早期诊断和预防治疗提供了重要靶点。这一研究发表在《自然—细胞生物学》上。
肝癌
早期阶段
惠利健
2012-10-11
首页
2352
2353
2354
2355
2356
2357
2358
2359
2360
下一页
末页
共
3899
页
38985
条
热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