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良的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分离方法

    【摘要】 背景:目前多采用酶解法分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但在灌流装置、灌流液体和灌流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较大,且多以单个细胞的急性分离为目的,仅适于进行电生理研究。 目的:建立稳定的改良成年SD大鼠心肌细胞分离方法,使之适于进行原代培养和研究。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实验,
    2010-02-23
  • 肺泡上皮细胞的分离步骤

    1、取得完全无血液残留的肺脏: 实验前将大鼠全身血液放净,取得完全无血液残留的肺脏。 2、消化肺组织: 常用于细胞消化的酶有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胶原酶。胰蛋白酶是最早用于消化、分离上皮细胞的酶,现在一般用损伤性小的弹性蛋白酶来替代胰蛋白酶。但这种酶却有活性不稳定,有效作用
    2010-02-23
  • 从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中分离RNA

    [器材和试剂] ● 30m1Corex管,酸洗并硅化 ● 预冷离心机和吊桶式转头 ● Ficoll(Amersham Biosciences) ● 冰冷磷酸盐缓冲液(PBS),pH 7.4 ● 裂解缓冲液:5mol/L单巯基氰酸胍,10mmol/L乙二胺四乙酸(EDTA
    2010-02-26
  • 细胞组分的分析方法

    一.基本原理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是目前分子生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是定性、定量和定位检测两条来源不同的聚核苷酸链上碱基顺序同源性的一种手段。DNA分子是高度有序的双键分子。一条链的碱基与另一条链的碱基以氢键配对相连.形成腺嘌呤与胸腺嘧啶(A.T)
    2010-02-27
  •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收集及形态观察

    实验原理 巨噬细胞(MΦ)发育:骨髓多能干细胞→定向干细胞(髓样干细胞)→单核母细胞→前体单核细胞→单核细胞→血液→组织(分化为巨噬细胞) MΦ分布:单核细胞主要于血液中,巨噬细胞几乎存在于所有表皮和黏膜下组织。 MΦ形态:有伪足,马蹄状单核,细胞形体大。 MΦ分离纯化:小鼠和
    2010-02-28
  • 线粒体及高尔基体永久标本的制作

    (一)显示线粒体—Regand染色法 1.取材固定:固定材料必须新鲜,所以要求杀死动物后立即取材,切成1—2mm3大小的块,投入固定液中。 固定液: 3%重铬酸钾20ml 福尔马林(中性)5ml 固定4天(可在冰箱中),每天换固定液一次。4天后转入3%重铬酸钾中7天,每
    2010-03-01
  • 线粒体的提取与观察

    线粒体是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存在于绝大多数生活细胞中,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细胞内各种物质代谢所需要的能量。正由于这样,对线粒体膜,呼吸链酶及线粒体DNA等成分的结构,功能以及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已经成为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所以提取线粒体的技术已经成为线粒体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2010-03-01
  • 羊水细胞染色体制备方法(原位法)

    细胞培养 1. 将羊水(约20ml)转移到无菌的离心管中,1000rpm离心10分钟; 2. 去除上清液,用于其它分析,保留细胞悬液约0.5~1ml,用培养基混匀到2~2.5ml左右; 3. 将细胞悬液平分到3只Chromslide培养皿中; 4. 培养24/48小时后,
    2010-03-01
  • 羊水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一、原理 人的羊水细胞能长成单层并可连续进行传代培养,但它们的一些特征与一般成纤维细胞不同。在羊水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胎儿细胞,依据其外形和生长特征可区分为以下三类:上皮细胞(E)、成纤维细胞(F)和羊水细胞(AF)。E细胞在胰酶消化的连续培养中不再生长,所以在培养过程中的生
    2010-03-01
  • 淋巴细胞染色体制备方法

    1. 向含有细胞培养基的细胞培养管中无菌添加全血0.5ml,盖紧培养瓶,充分混均; 2. 水平培养72 h(37℃); 3. 加入20ul 秋水溶液,培养2 h; 4. 离心5 min(2000 rpm); 5. 去除上清液,保留0.5ml的细胞; 6. 重新充分混悬细
    201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