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目的和要求】 1. 掌握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垂直板状凝胶电泳槽的使用和凝胶的配制方法。 3. 学会利用相对迁移率分析蛋白质种类。 【实验原理】 带电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着与其相反的电极移动,称为电泳。 电泳做为一种物质分离及鉴定技术,其原理在于
    2010-04-09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一、目的 同工酶是指能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其酶蛋白本身的分子结构组成却有所不同的一组酶。研究表明,植物在发育过程中,所含同工酶的种类和比例都不相同,它们与植物的遗传、生长发育、代谢调节及抗性等都有一定关系,因此作为基因表达的产物,测定同工酶谱是认识基因存在和表达的一种工具,在
    2010-04-09
  • 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PAGE)

    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结合了等电聚焦技术(根据蛋白质等电点进行分离)以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根据蛋白质的大小进行分离)。这两项技术结合形成的二维电泳是分离分析蛋白质最有效的一种电泳手段。 通常第一维电泳是等电聚焦,在细管中(φ1~3 mm)中加入含有两性电解质、
    2010-04-09
  • Tricine SDS-PAGE实用方案

    Tricine-SDS-PAGE是用于分离分子量在1-10kD的肽类用的。 一、 试剂配制: 1. Low Bis acrylamide(49.5% T, 3% C) Acylamide 48.0g Bis 1.5g Water make up to 100ml 2.
    2010-04-09
  •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一、目的 1、了解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 2、了解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作过程 3、了解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泳过程 二、实验原理: 1、电泳原理及影响电泳的主要因素 带电离子在电场中的泳动速度(1)和迁移率(泳动度)(2) V= E·q·a (1) 6πrη u= q·a (2) 6π
    2010-04-09
  • SDS-PAGE电泳问题与解答

    Q:配胶缓冲液系统对电泳的影响? A:在SDS-PAGE不连续电泳中,制胶缓冲液使用的是Tris-HCL缓冲系统,浓缩胶是pH6.7,分离胶 pH8.9;而电泳缓冲液使用的Tris-甘氨酸缓冲系统。在浓缩胶中,其pH环境呈弱酸性,因此甘氨酸解离很少,其在电场的作用下,泳动效率低
    2010-04-09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分离蛋白质

    一、目的要求1.学习电泳原理和技术2.学习和掌握SDS-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分离蛋白质技术二、原理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单体丙烯酰胺(acrylamide,简称Acr)和交联剂N,N-甲叉双丙烯酰胺(N,N—methylene-bisacylamide,简称Bis)在加速剂N
    2010-04-09
  • 蛋白质SDS-PAGE电泳与Western Blot

    一、蛋白质SDS-PAGE电泳 1、安装垂直板电泳装置 用洗洁精、清水和无水乙醇清洗两块玻璃板,晾干后安装。 2、制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 (1)配制9%分离胶(15ml):双蒸水 6.55ml,1.5M Tris-HCl(pH8.8)3.75ml,30%丙烯酰胺储存液
    2010-04-09
  • 银染(silver staining)操作规程

    实验原理:在碱性条件下,用甲醛将蛋白带上的硝酸银(银离子)还原成金属银,以使银颗粒沉积在蛋白带上。染色的程度与蛋白中的一些特殊的基团有关,不含或者很少含半胱氨酸残基的蛋白质有时候呈负染。银染的详细机制还不是非常清楚。 试剂:乙醇、冰醋酸、乙酸钠、硫代硫酸钠、硝酸银、碳酸钠、甘氨
    2010-04-09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实验目的:测定蛋白质亚基的分子量及纯度 实验原理:在样品介质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加入离子去污剂和强还原剂后,蛋白质亚基的点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亚及分子量的大小,而电荷因素可以被忽略。当蛋白质的分子量在15KD到200KD之间时,电泳迁移率与分子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可以用来测定蛋白质
    201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