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SK利用诺奖得主山中伸弥的科研成果测试新药

    GSK的早期阶段再生医学研究负责人贾森·加德纳(Jason Gardner)表示,公司利用山中伸弥的科研成果,研发出心脏肌肉干细胞,用于测试实验性药物对心脏的安全性。
    2012-10-29
  • 中国九大医院联合启动卵巢癌新型标志物HE4研究

    解放军总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武汉同济医院等九大医院联合启动卵巢癌新型标志物——人附睾蛋白4(HE4)的临床研究项目,确定中国人群HE4参考值范围,帮助更多中国患者实现卵巢癌的早期诊断。
    2012-10-29
  • 中科院陈玲玲等揭示小胖威利症的元凶之一:非编码RNA

    中科院陈玲玲研究员带发现了一种新型长非编码RNA,并通过实验证明,这种RNA的缺失很可能就是导致小胖威利症的分子“元凶”之一。缺少这种内含子来源的RNA,在胚胎发育期导致小胖威利症患者体内的一些分子就不断被误“剪接”,才造成了这种奇特的疾病。
    2012-10-29
  • 日本新技术可用iPS细胞高效安全制作心肌细胞

    日本京都大学教授中辻宪夫率领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可以利用iPS细胞高效安全地制作心肌细胞,转化率最高可达98%,并且没有感染病菌的风险,培养液的成本只有以前的二十分之一。这一技术将使iPS细胞的实用化向前迈出一大步。
    2012-10-27
  • Cell:梦寐以求的造血干细胞生长因子被发现

    杜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造血干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微环境研究后发现了一种蛋白质,该蛋白质可能是一种长期寻求的造血干细胞生长因子。
    2012-10-27
  • Nature:99个基因组图谱解析胰腺癌的遗传线索

    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大规模分析胰腺癌基因组,在99个肿瘤样品中,研究人员发现了基因突变和拷贝数变异,此外,还发现了与之相关的两条新信号途径。这些信息将推动开发出胰腺癌的新早期诊断测试。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10月24日的《自然》杂志上。
    2012-10-27
  • DNA只能保存680万年 恐龙复活无望

    根据一项最新的研究,DNA的半衰期约为521年,依此计算,DNA最多可保存680万年即会完全降解至不留下任何一个化学键。由于恐龙灭绝已超6500万年,以现代生物技术复活恐龙已经无望。
    2012-10-26
  • 转基因致癌研究作者回击质疑:质疑背后是经济利益作祟

    法国转基因玉米致癌实验作者塞拉利尼(Gilles-Eric Seralini)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对质疑进行了回击,他表示,在质疑背后,是难以掩盖的经济利益作祟,并认为中国在转基因作物相关政策方面比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完善。
    2012-10-26
  • Science挑战传统观点,癌症无需干细胞

    萨克生物研究所遗传学家Inder Verma在构建小鼠神经胶质瘤模型的过程中获得了这一研究发现。研究小组将激活Ras信号(一条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的信号途径)的慢病毒载体注入到细胞周期蛋白p53缺陷的小鼠大脑中诱导神经胶质瘤。
    2012-10-26
  • 我科学家首次发现线虫DNA甲基化现象 推翻传统观点

    吉林大学人兽共患病研究所和华大基因研究院通过合作,首次在线虫中发现DNA甲基化表观遗传修饰,改写了长期以来认为线虫中不存在DNA甲基化表观遗传修饰的历史。
    201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