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氏综合征研究能带来有效的阿兹海默病药物吗?

    研究发现,与阿兹海默病患者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斑形成密切相关的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上,这就意味着唐氏综合征患者由于拥有额外的21号染色体而具有更高的阿兹海默病风险。目前,世界大型药企在阿兹海默病药物研发方面连连失利,那么针对唐氏综合征的研究能为预防甚至治疗阿兹海默病指出一条明路吗?
    2012-10-31
  • PNAS:双重测序法准确率提高千万倍

    Christopher Klein等人在随后的社论中表示,“如果这种双重测序(duplex sequencing)方法得到验证,那么就能提高我们对于人类癌症克隆结构的认识,修改罕见基因突变目录,帮助找到突变产生的机制,并有可能确定的增变表型”,“最终这将会打开临床应用的一道大门,因为临床应用中诊断准确率是非伦理治疗决定中的一项必要条件。”
    2012-10-31
  • 科学家利用免疫芯片技术识别肝硬化致病基因位点

    英国科学家利用新技术发现3个基因区域,它们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相关,这一发现将该疾病相关的基因区域增加到25个。通过深入研究自体免疫性疾病的基因区域,确定是否其对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易感性发挥作用,从而开发出用于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药品。
    2012-10-31
  • 孟颂东课题组发现干扰素抗乙肝病毒新作用机制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孟颂东课题组发现了干扰素抗乙肝病毒的新作用机制,部分解释了干扰素对乙肝疗效差异大的原因,同时,也为增强干扰素的抗病毒疗效提供了依据。
    2012-10-31
  • 王霏教授等通过诱导蛋白表达将髓系细胞转化白细胞

    伊利诺依大学研究人员利用新方法研究造血干细胞向成熟白细胞分化,一些由胚胎干细胞转化的髓系造血干细胞诱导表达外源性蛋白HOXB8,待一段时间后终止HOXB8表达,同时使用微量G-CSF刺激,可以得到成熟的中性粒细胞。这一技术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有助于我们认识髓系细胞疾病如白血病。相关研究发表在Blood期刊上。
    2012-10-31
  • Cell:美国建立首个真正伤寒小鼠模型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CUMC的研究人员解析了小鼠抵御伤寒沙门氏菌的机制,创建了首个真正的伤寒感染小鼠模型,为伤寒的相关研究和疫苗开发提供了强力工具。
    2012-10-31
  • 自闭症早期干预可令18个月大儿童大脑活动正常化

    研究发现,一个密集式的早期干预治疗能有效改善很小年龄自闭症儿童的认知和语言技能,还能让他们的大脑活动正常化,减少他们的自闭症症状并且改善他们的社会技能。这组科研人员表示这是首个证明自闭症早期干预项目可以让大脑活动正常化的研究。
    2012-10-31
  • PNAS:幽门螺杆菌能让胃细胞转变为干细胞

    东京大学畠山昌教授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具有让胃细胞倒退为类似干细胞那样的未分化细胞的能力。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各种细胞,同时也具有容易癌变的性质,因此幽门螺杆菌在胃部大量出现,可能与一些胃癌的发病相关。
    2012-10-31
  • 有望终结放疗化疗的七大癌症新疗法

    手术、放疗、化疗是对抗癌症的三种传统疗法,它们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身体其他组织带来巨大伤害。科学家们期待一系列毒副作用更小疗效更好的癌症新疗法,本文列举了正在探索中的七大癌症新疗法,包括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只要有其中一种能达到效果,将意味着癌症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2012-10-31
  • PNAS:杜克大学用诱导多能干细胞培育出软骨

    最近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成功地在小鼠实验中培育出软骨,可用于修复组织、研究软骨损伤和骨关节炎病症等。
    201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