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九家大型三甲医院及肿瘤专科医院27日在北京共同启动了一项关于卵巢癌诊断的新型肿瘤标志物——人附睾蛋白4(HE4)的临床研究项目。这九家医院分别是解放军总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及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肿瘤之一,全球女性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中,卵巢癌位列第四。由于卵巢癌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很多患者确诊时已进展至癌症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大大降低了生存率。
近20年来,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较低水平,5年内的复发率更是高达80%,且复发时间主要集中在治疗期的3年内。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郭林教授指出:“尽管卵巢癌的预后较差,但如果癌细胞能在仅存于卵巢内时就被尽早诊断出来,患者的存活率可以提高到75-95%,且极有可能被治愈。因此,在卵巢癌管理中,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尤为重要。”
目前,卵巢癌的诊断主要依据两种检测手段。一种是经阴道超声检查(TUV)。这种成像方法可用于检查女性的生殖器官(包括子宫、卵巢、宫颈及阴道),尽管应用较普遍,但是却不能准确检测出该肿块是良性还是恶性。而且,这种检查结果的解读对临床技师的经验要求很高。另一种常规检测方法是检测生物标志物CA125。虽然这种方法被视为卵巢癌诊断的“金标准”,但CA125的特异性较低,容易出现假阳性。近一半的卵巢癌I期患者并没有CA125水平升高的现象,患者极可能被漏诊。同时,某些良性卵巢疾病也会导致CA125水平升高,造成假阳性。因此,在临床诊断上亟需一种更好的诊断工具以尽早诊断卵巢癌。
人附睾蛋白4(HE4)是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1991年在人附睾中发现,2002年HE4被证实为卵巢癌的血清标志物,2008 年HE4用于卵巢癌早期检测获得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和欧盟批准,并开始在美国和欧盟多个国家投入临床应用。《国际临床化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与常规的CA125卵巢癌检测相比,卵巢癌早期HE4诊断敏感度为82.7%,特异性高达99%,尤其是在疾病初期无症状表现的阶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主任狄文教授说:“HE4与CA125联合检测不仅有助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而且还有望将患者的存活率提高到75%~95%。”
解放军总医院田亚平教授表示,中国开展HE4水平参考值的研究,将使HE4在中国的临床应用更加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
当天启动的项目研究样本量超过2000例、覆盖了20-79岁的女性,旨在通过更好的评估HE4在不同疾病人群的水平分布,确定中国人群HE4参考值范围,帮助更多中国患者实现卵巢癌的早期诊断,预计在2013年3月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