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研究
产业动态
人物访谈
活动发布
首页
/
技术研究
/
全部
基因治疗
免疫治疗
基因检测
COVID-19
靶向疗法
AI
精准医学
生物工艺
北大邓大君教授解析癌症表观遗传学
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因研究室的研究人员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展开了胃癌发生发展相关DNA甲基化组扫描,进行了所获90余个基因的DHPLC大规模研究,在中日韩三国验证队列中证明了了GFRA1的去甲基化激活,SRF和ZNF382的甲基化失活可用作胃癌等恶性肿瘤的转移标志物。
DNA甲基化组
去甲基化激活
GFRA1
表观遗传学
CpG
2012-12-18
电镜测序技术有望成为2013年最值得关注的测序技术之一
研究显示,以纳米孔为基础的第三代测序技术可以使测序读长达到megabases(Mb)级甚至更长,该技术被认为会在不久的将来进入市场。基于电子显微镜的第三代DNA测序方法也能够达到类似的读长,近期发表的两篇文章就展示了这一技术的巨大应用潜力,电镜测序绝对是2013年最值得关注的新测序技术之一。
第三代DNA测序
Pacific
BioSciences
H
2012-12-18
活细胞:未来的数据处理“大军”
生物计算机可以绘制地图、让集成电路上的基本组件—逻辑门运行、执行二级制计算操作,甚至还不止于此。
生物计算机
寄居蟹
2012-12-18
Nature Biotech:单基因注入可使心脏细胞化身“生物起搏器”
美国希达思西奈心脏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通过注入单个Tbx18基因,对普通心脏细胞进行重新编程,使其成为了高度专业化的“生物起搏器”。虽然之前的研究已制成原始的生物起搏器,但此次研究却首次展示了单个基因能直接将心肌细胞重编成专门的起搏细胞。
Nature
Biotechnology
Tbx18
心肌细
2012-12-18
个人基因组研究真的会带来健康革命吗?
“个体化医疗”常常出现在描绘人类全基因组测序的美好蓝图中,个人基因组研究被认为将给人类的医疗健康事业带来革命性的发展。但是也有观点认为,这有可能过分拔高了个人基因组对医疗健康的促进作用。
基因组
个体化医疗
健康
2012-12-18
柳叶刀:人类寿命变长但是伤病增多
柳叶刀发布《2010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显示与1970年相比,2010年男性预期寿命延长了11.1年,女性延长了12.1年,但是人类遭受伤痛和疾病折磨的时间也变长了。
寿命
健康
2012-12-17
新技术利用单个基因将普通心脏细胞转变为起搏细胞
美国科学家将经过遗传改造而携带Tbx18基因的病毒注射到豚鼠的心脏后,可将普通的心脏细胞转变为起搏细胞。这种新的技术在未来有可能取代电子心脏起搏器。
起搏细胞
心脏
Tbx18
2012-12-17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用分子标记技术绘制葡萄基因组遗传图谱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园艺作物学科组研究人员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一张目前文献报道的最高密度葡萄基因组遗传图谱,并对葡萄基因组在进化过程中的加倍事件进行了深入解析。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在《英国医学委员会植物生物学》杂志和《植物细胞报告》上在线发表。
葡萄基因组
遗传图谱
SNP分子标记
基因组序列
2012-12-17
细胞重编程新技术能否跨过再生医学屏障?
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研究了一种“间接谱系转换”细胞重编程新技术,该技术能从成熟细胞中获得干细胞,允许干细胞及其衍生物的无限生产,且生产时间可缩短至15天,被认为是超越了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新技术,那么该技术能够跨过再生医学的屏障吗?
干细胞
iPS
再生医学
2012-12-17
神经科学杂谈系列:不靠谱的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fMRI使用率这么高,影响这么大,却是有问题的!它并不是直接对神经活动成像,而是检测血液的信号,来间接推测的!本文分析了功能磁共振成像的不靠谱表现。
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
2012-12-14
首页
2312
2313
2314
2315
2316
2317
2318
2319
2320
下一页
末页
共
3899
页
38985
条
热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