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顶级科学丑闻盘点

    The Scientist杂志对2012年引人注目的科学欺诈事件进行了盘点,包括肯塔基大学的生物医学研究员Eric Smart造假、日本麻醉学家Yoshitaka Fujii创纪录的撤稿、马萨诸塞州公共卫生实验室法医化学家Annie Dookhan伪造取证等事件。
    2012-12-19
  • 研究首次发现维生素D与嗜睡有重要关联

    科学家首次研究发现,血液维生素D水平与白天嗜睡之间存在很强但是较为复杂的关联。
    2012-12-19
  • 上海交大赵立平锁定导致肥胖的肠道菌群

    上海交大赵立平实验室发现造成人体肥胖的致病肠道菌群,为肠道菌群参与人体肥胖、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慢性病的肠源性学说”提供了最直接的实验证据,有望发展出以肠道菌群为靶点,预防和治疗肥胖、糖尿病的新方法。
    2012-12-19
  • 美科学家发现人类细胞分裂新形式:核分裂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人类细胞分裂的新形式——核分裂。这种新分裂是一种补救机制,能让细胞能从故障中恢复正常,避免某些细胞癌变。
    2012-12-19
  • 《自然》公布2012年最受欢迎的十大新闻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近日基于《自然》杂志网站“新闻与评论”栏目的新闻点击量,评选出了本年度最受欢迎的十大新闻,其中包括探索爱因斯坦的独特大脑,恐龙捕猎手法和abc猜想证明等。
    2012-12-19
  • WHI:他汀类药物不能降低乳腺癌风险

    美国研究人员历时近11年,对近155,000名女性研究发现,之前服用他汀类药物与乳腺癌风险无关。印度科研人员也有支持此结论的研究。这为使用他汀降低乳腺癌风险的想法泼了盆冷水。
    2012-12-18
  • 修正药业自主研发的基因重组药物进入II期临床

    修正药业联合国内知名科研机构研发的注射用重组尿酸氧化酶进入Ⅱ期临床研究阶段,不仅为肿瘤的辅助治疗高尿酸血症提供了一个建立在新治疗机理上的高效治疗手段,同时也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
    2012-12-18
  • 新纳米颗粒技术放大癌细胞生物标记物信号,实现癌症早期诊断

    尽早对癌症进行诊断可以极大地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几率,一种方法就是检测癌细胞在血液中循环时分泌的特定蛋白。不过,这类生物标记物在血液中的含量极低,难以用于检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的纳米科技技术将肿瘤生物标记物信号方法,克服了血液中生物标记物含量低的问题。
    2012-12-18
  • 复旦大学科学家发现乙肝癌变关键基因

    复旦遗传学研究所、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在STAT4基因和HLA-DQ基因簇上发现了与乙肝癌变风险显著关联的易感基因位点。这两个肝癌易感基因位点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如何降低肝癌发病风险、治疗乙肝和肝癌指出了新的方向。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
    2012-12-18
  • PCR技术年度盘点:2013年新趋势

    明年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诞生的三十周年,这项技术为生物学,医学研究领域带来了革新性的变化,被广泛的用于传染病诊断,基因复制,遗传疾病鉴定等等方面。那么在未来一年里,PCR技术又会出现哪些方面的进步呢?
    201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