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设计流感预测系统,可提前7天预测流感爆发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Mailman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了一种新型流感预报系统,基于一种被广泛用于现代数据天气预报的资料同化技术,设计出了一个实时、基于网页的地方季节性流感估算的框架,这使得流感定量预报成为可能。
    2012-12-03
  • 利用血液制造干细胞成为现实

    以前研究人员从皮肤或其他组织中寻找“诱导多能干细胞”。这些程序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或活检,对儿童或老人来说不太切合实际。但血液样本对所有病人来说只是一种常规程序,这使得获取血细胞变得异常容易。从血液中制造出干细胞对研究人员和医生来说是极受欢迎的。
    2012-12-03
  • Science:iPSC技术促进疾病研究模型构建

    国际干细胞学会前任主席Rudolf Jaenisch是干细胞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在最新一期《科学》(Science)杂志上,探讨了iPSC在疾病模型构建上的一些局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其中提到将iPSC、基因编辑与全基因组技术相结合,可为我们提供一个在相关人类细胞类型中系统忠实地模拟人类疾病的机会。
    2012-12-03
  • 我国地贫移植治愈率90% 达国际领先水平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运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地中海贫血,治愈率高达90%以上,引起血液学界高度关注,标志我国在该领域的临床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2-12-02
  • 美成功移植首例“始终在呼吸的肺”

    11月中旬,美国加州大学肺移植团队成功完成了首例“始终在呼吸的肺”的移植。一名57岁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历经7小时的手术后接受了两个新肺,目前正在康复中。这种开创性移植技术使用了一种实验性的器官保存设备——器官护理系统(OCS)。
    2012-12-02
  • 我国新药研发集中于肿瘤、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三大领域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CDE)对企业新药研发方向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目前超过2/3的新药研发项目都集中于三大治疗领域——肿瘤、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2012-12-02
  • Nature:维生素B2和B9具有调节免疫新功能

    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两种维生素B2(核黄素)和维生素B9(叶酸)具有非常不同的免疫功能,首次表明了维生素可以充当抗原(激活免疫系统T细胞和B细胞的物质),从而增进了我们对于这一免疫系统新武器的认识。
    2012-12-02
  • 曾毅院士:远离艾滋病重在预防

    到目前为止人类尚未研究出能普遍应用、可以完全治愈艾滋病的治疗方案。因此全面普及艾滋病传播知识,让公众能时刻保持对艾滋病的警惕,是预防艾滋病毒感染、避免惹‘艾’上身的最有效途径。
    2012-12-02
  • 11月30日《科学》杂志精选

    11月30日《科学》杂志精选:“DNA砖”的行为与微小的乐高积木类似;判断情绪较多依赖于身体,较少依赖于面孔;脑子感知和行动的新模型;大峡谷的年龄可能有7千万年。
    2012-12-02
  • 中国自主研发艾滋病疫苗又进一步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人员攻克了以腺病毒为载体的艾滋病疫苗受抗体阻碍难题,是继今年8月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疫苗II期临床试验启动后,中国艾滋病疫苗研究领域又一项有益探索。
    201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