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砖”的行为与微小的乐高积木类似
基于DNA折纸和DNA瓦片,研究人员为了在生物物理、医学及纳米电子学中的可能用途而想出了诱使单股DNA形成各种各样形状的一种方法。 这些由Yonggang Ke及其同事所报告的“DNA砖”会自行组装成复杂、三维的纳米结构,且它们可能对承载及输送某些蛋白质或纳米颗粒是理想的。 研究人员用每段有32个核苷酸的单股DNA制造了102个微小而独特的形状,其中有些具有复杂的空腔及中空的内部。据这些研究人员披露,这些DNA构建块可以至多与4个邻接的DNA股结合,并且,像乐高积木一样,它们中的每一块可被单独地移除或添加。他们说,结合DNA折纸,这种制作DNA砖的方法应该为产出更多的甚至更大的纳米结构铺设了道路。一篇由Kurt Gothelf撰写的《观点栏目》文章对这一发展连同其意义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解释。[英文摘要]
判断情绪较多依赖于身体,较少依赖于面孔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人们以为他们可以从人的脸上正确地解读强烈的情绪,但实际情况是,他们所捕捉到的是来自身体的背景性的线索。这些发现揭示了在强烈的及可能是危险的情形中社会性的交流是如何进行的。Hillel Aviezer及其同事设计了一组试验来测试参与者的判断现实世界情感的能力。第一个试验显示,当人们只看着刚刚赢了或输了重要一分的网球选手的面孔时,他们无法分辨赢家和输家。(文章的作者用了互联网上找到的1百多张照片)。然而,如果当试验的参与者看到了网球选手的面孔和身体时他们能够正确地作出猜测。文章的作者用更多的在一个更广范围的处境中人们经历情绪变化的照片来复制了这些发现。为了证实参与者对脸部的觉察实际上会依赖于身体而改变,文章的作者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将打出制胜球的选手的面孔接到打出失败之球的选手的身体之上或进行相反的做法。然而,这些参与者并不是对脸孔进行评定而是被要求作出姿势及模仿他们在照片中所看到的脸部表情。这些姿势受到了选手的身体而非他们脸孔的影响。这些结果显示,人类似乎通过高度依赖身体所传达的信息来判断强烈的情绪。[英文摘要]
脑子感知和行动的新模型
与 Spaun见面——这是一种由250万个模拟的“神经元”组成的人脑的计算模型,其组织方式类似于有着不同功能的脑区域。Spaun代表的意思是语义指向架构统一网络,它与人相差很远。但这一模型可模拟一些复杂的行为并帮助研究人员弥合在动物中观察到的复杂行为与在它们的脑中发生的同样复杂的活动之间的差距。Chris Eliasmith及其同事解释说,Spaun能够识别数字,记住数字列表并用一个机械臂将它们写下来。据研究人员披露,这些简单的任务对人看似毫不费力但其捕捉到的是感知、认知和行为的极为重要的方面。但与生物学性的神经元网络的复杂性相比,这一模型仍然相对简单而且是硬接线的,它无法学习新的任务。一篇由Christian Machens撰写的《观点栏目》文章对这些发现做了更详尽的解释并解释了Spaun的编程为什么会通过一个智商测试的某些基本的方面。[英文摘要]
大峡谷的年龄可能有7千万年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一条古老的河流切割大峡谷的时间可能比一般认为的要早大约6000万年。大峡谷起源的确切时间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但大多数的模型提出,该峡谷的大部分是在5至6百万年前形成的。Rebecca Flowers和Kenneth Farley如今用一种叫做4He/3He热测时法的技术来分析大峡谷东侧和西侧的磷灰石矿物颗粒。这种技术的关键在于地表以下数英里的热地壳岩石会因为弥散而失去其放射性同位素4He供应的这一事实。与此同时,其它元素的放射性衰变在以大致相同的速率进行补充供应。然而,当这些岩石在较接近地球表面并冷却时,4He会积聚起来而不是泄漏掉。因此,4He的相对于其稳定的同类3He的量反映了自这一冷却过程以来所逝去的时间。Flowers和Farley在整个较年轻的大峡谷东侧首先验证了他们的方法,在那里,来自不同地方的样本所产生的是一个与先前研究一致的冷却史。接着,研究人员将他们的模型应用于来自西侧峡谷的数据。其结果表明,西侧峡谷经历了一个古老的冷却事件,即冲刷过程在7千万年前的时候就已经将该峡谷切割至接近其近代的深度。[英文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