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ure子刊:新技术让体细胞重返祖细胞状态

    Salk研究院Fred H. Gage教授研发的新方法能从成熟细胞中获得干细胞,这将有助于实验室获取干细胞,跨过再生医学治疗中一个屏障。这一方法能用于无限生成干细胞,以及其分化产物,并且也能缩短一半以上的时间。
    2012-12-05
  • Nature:中科院科学家发现人体免疫系统工作新机制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许琛琦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的最新成果,首次证明钙离子能改变脂分子功能来帮助T淋巴细胞活化,提高T细胞对外来抗原的敏感性,从而帮助机体清除病原体。这项新成果对治疗自身免疫病、慢性病毒感染、肿瘤等多种与T细胞相关的疾病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
    2012-12-05
  • 人类智力或起源于5亿年前的遗传事故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让人类能够思考和推理的基因开始进化于5亿年前。从这一刻起,人类拥有了学习复杂技能、分析形势、灵活思考的能力。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上的此项研究成果,同时也揭示出行为进化和脑部疾病起源之间的直接联系。
    2012-12-05
  • PNAS:新型抗体强效阻止神经疾病中的毒蛋白形成

    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抗体,每个新型抗体可以绑定多达10个目标蛋白,证实其能够异常有效地防止与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病以及2型糖尿病相关的有毒蛋白颗粒形成。相关研究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2012-12-05
  • 研究发现“垃圾DNA”驱动胚胎发育

    编码microRNA的基因组区域曾经被当做是“垃圾DNA”,但是新的研究发现,microRNA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决定了胚胎细胞的去向。
    2012-12-04
  • 科学家发现维生素D预防癌症的分子基础

    科学家发现维生素D预防癌症的分子基础:维生素D可以通过几种途径抑制cMYC的生成,遏制cMYC的功能,从而减缓癌细胞从癌变前转变为癌变状态的进程,从而抑制癌细胞增殖。
    2012-12-04
  • 全球人口平均寿命地图公布 中国排第96位

    全球222个国家平均寿命地图公布,摩纳哥最高,其人口的平均寿命86.68岁;非洲乍得最低,仅为48.69岁。美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8.49岁,日本83.91岁,英国80.71岁。中国74.84岁,排在第96位。
    2012-12-04
  • 攻克癌症需要物理学家新思维

    生物学家认为,癌症是一种基因疾病。但是物理学家认为,癌症是一种发育病,其扩散是受作用于细胞的物理力影响的结果。由生物学家主导的癌症攻坚之路这些年来已经越走越窄,科学家需要借助物理学家“立体”、“系统”的思维来重新审视、定义癌症。
    2012-12-04
  • 分子生物学为红曲菌研究带来新契机

    红曲菌是我国特色的微生物资源,应用广泛,但是西方国家对其研究很少,我国也缺乏系统研究。近来分子生物学正在为红曲菌研究带来新的契机。
    2012-12-04
  • 科学家首次找到只存在于癌症干细胞的标志蛋白Dclk1

    治疗癌症必须找到癌症干细胞,对其“斩草除根”。日本京都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找到只存在于癌症干细胞的一种标志蛋白质Dclk1,可实现对癌症干细胞的精准攻击,有望用来研发几乎没有副作用的抗癌药物。
    2012-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