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 Methods:裴端卿等将尿液中细胞诱导生成神经干细胞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研究员及其他研究者,在探索诱导更具有多能性干细胞的试验过程中,开发出一种特殊的手段,将人尿液中分离而来的细胞成功诱导转变为具有功能的神经干细胞。
    2012-12-11
  • 英国将为10万患者绘基因序列图以研发新药

    英国拟为近10万癌症或其它罕见疾病的患者绘制基因序列图,以研发新的药物。英国政府表示,这将使英国下一代因癌症提早死亡的几率大大降低。
    2012-12-10
  • 滴血试纸验癌是纸上谈兵还是癌症监测新突破?

    用一张小小的试纸,滴两滴血即可知道待检人是否带有遗传病相关基因、耐药性突变或肿瘤突变基因。这种试纸的“学名”叫核酸检测生物传感器,是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曾令文研究组研发完成的。
    2012-12-10
  • 诺奖得主John Gurdon新成果:操纵组蛋白抹除细胞“记忆”

    2012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John Gurdon博士最新发表在《表观遗传学和染色质研究》杂志上的论文表明,由Hira蛋白存储的组蛋白H3.3,可将细胞核恢复多能性,即发展成为多种细胞类型的关键一步。
    2012-12-10
  • Science:蛆分泌物通过抑制免疫反应防止伤口发炎

    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外科住院医生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对蛆分泌物样本检测后发现,其可降低与身体炎症反应相关的补体蛋白水平。这一研究增进了我们对于蛆治疗帮助伤口更快愈合机理及原因的理解。
    2012-12-10
  • 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的发展与未来

    John Gurdon 和山中伸弥开创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为生命科学开辟了不可想象的快速发展道路,让研究者以新的手段理解遗传性疾病,为药物研发和细胞治疗技术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平台。
    2012-12-10
  • 美首次将“起搏器”植入人脑治疗老年痴呆症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尝试用植入大脑“起搏器”的方法来治疗老年痴呆症,并于日前完成了首例相关手术。这种大脑“起搏器”又称为“脑深部电刺激术”,是通过对大脑特定部位进行低压电刺激达到治疗效果,不同于药物,这是一个全新的方法。
    2012-12-10
  • 欧盟新项目研究“接触组”,研究环境因素与疾病之间关系

    科学家在基因组研究中试图找寻与疾病有关的基金变异,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这些成果似乎并不能充分解释为何某些人更易诸如II性糖尿病等慢性病。欧盟以1730万欧元资助了两个新的“接触组”项目,试图解开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2012-12-07
  • 游走于伦理边缘的干细胞技术

    科学家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令人赞叹的成果,但是在应用上,干细胞技术一直无法避免伦理争议,并且绝大多数所谓的干细胞治疗属于商业欺诈。
    2012-12-07
  • 研究发现动物心肌细胞更新源自现有细胞而非干细胞

    在成年哺乳动物心脏中有新的心肌细胞产生,但这些新的心肌细胞的更新周期、来源仍然未知。现在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新的心肌细胞来源于现有的心肌细胞,而不是干细胞。即使在心脏病发作(heart attack)情况下,大部分新的心肌细胞仍来源于现有细胞。
    2012-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