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研究
产业动态
人物访谈
活动发布
首页
/
技术研究
/
全部
基因治疗
免疫治疗
基因检测
COVID-19
靶向疗法
AI
精准医学
生物工艺
我科学家发现调节iPS细胞形成的新通路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康九红教授发现miR-200/ZEB2在关键转录因子Oct4/Sox2诱导iPSC细胞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项研究成果丰富了人们对iPS细胞形成机制网络的了解。
iPS
miR-200
康九红
2013-02-21
PNAS:小鼠模型不能准确反映人类对炎症疾病的响应
数十年以来,研究人员一直利用实验小鼠探索病理生理机制、评估新的治疗方法,以及决定是否将新药推进到临床实验阶段。不过科学家发现小鼠模型并不能准确反映人体对所有疾病例如炎症的响应。
小鼠
动物模型
炎症
2013-02-21
可视化纳米基因载体实现微环DNA的高效递送
《纳米尺度》杂志近日报道了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关于自组装高灵敏度MRI探针在微环DNA传递中的应用研究。微环DNA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基因治疗载体,研究人员制备出两亲性低分子量PEI复合物,实现了微环DNA的高效递送以及载体非侵入性生物学信息的获取。
纳米
基因
载体
2013-02-21
Science子刊:小分子通过激活特定基因诱使癌细胞自杀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癌症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小分子能够启动小鼠自身的肿瘤破坏系统,触发癌性组织中的细胞死亡,且不影响健康组织。相关论文发表在2月6日的《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
癌细胞
凋亡诱导
配体
胶质母细胞
2013-02-21
新的分钟量级快速DNA折纸术问世
中国科学家和丹麦科学家合作,发展了一种分钟量级的快速DNA折纸术新方法,可一步组装出复杂纳米结构。利用该方法可制备具有纳米限域空间的DNA纳米反应器,实现了分子尺度可控定位的生物化学反应。
DNA折纸术
DNA纳米管
DNA纳米反应器
DNA纳米结构
2013-02-20
我国开发出核磁谱检测地沟油新法 正确率达93.8%
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何裕建与中国检验检疫研究院研究员仲维科领导的合作小组,研发出一种新的地沟油检测技术,只要先给油做一个“核磁共振”,便能让地沟油原形毕露,该技术准确率达到93.8%。
地沟油
核磁
2013-02-19
姚保利开发出新型显微技术 用于生物三维成像
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姚保利研究组,开发出新型显微技术,成功用于生物三维成像,并可将成像深度和速度提高10倍。
显微技术
三维成像
生物成像
2013-02-19
转基因三文鱼或成世界首个可食用转基因动物
普通三文鱼需要30个月才能成熟,转基因三文鱼只需16个月至18个月就可上餐桌。今年2月,FDA将做出最终决定,予以转基因三文鱼食品安全认证。这意味着转基因三文鱼可能会成为世界首个可食用转基因动物。
转基因
三文鱼
2013-02-19
五方联合构建东方医院“干细胞工程转化医学中心”
同济大学转化医学高等研究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香港生命科学技术集团、联兆干细胞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日前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东方医院为基地,联合支持东方医院“干细胞工程转化医学中心”运作。
转化医学
干细胞
东方医院
同济大学
2013-02-20
60万美元:带你的96孔板去空间站
想在零重力状态下进行生物学研究?一家名叫NanoRacks的公司开发了一种方法旨在降低在太空进行研究的成本,其微孔板检测仪可以同时监测数百个候选药物或者传染病的液体样本。零重力有助于观察晶体、细菌和药剂的表现。
空间站
生物学
实验
零重力
2013-02-20
首页
2283
2284
2285
2286
2287
2288
2289
2290
2291
下一页
末页
共
3899
页
38985
条
热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