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ll:华人科学家改进细胞重编程技术提高转化效率

    美国卫理公会医院研究所炎症和表观遗传学中心主任华人科学家王荣福博士领导的一项研究,证实除去一个遗传障碍可将细胞重编程的效率提高10-30倍。
    2013-03-05
  • 四项研究聚焦纳米颗粒医学应用与安全性

    纳米技术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药物递送方面,纳米粒子已经被证实是理想的药物和基因载体;在肿瘤治疗方面,金纳米颗粒也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此外,结合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纳米颗粒也可显著提高肿瘤诊断的精密度与准确度。
    2013-03-05
  • PNAS:新研究发现与痴呆症有关的蛋白质

    TDP-43的缺乏会导致肌肉萎缩与神经细胞发育不良。新研究发现,当经过遗传改造的斑马鱼无法产生TDP-43时,斑马鱼会出现痴呆症以及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典型症状。这一研究证实了TDP-43蛋白在这两种疾病的发生中起到关键作用。
    2013-03-04
  • 脑电波信号被解析:意识或可实现联网

    尽管我们知道大脑意识和神经冲动的基础都是一种电信号,这种电信号是如何精确的的传达了一连串复杂的画面以及动作一直为神经生物学家们所热衷。一旦解析出了这种信号密码,那么实现人机互动,甚至用微电脑控制动物行为等等都变得触手可及。
    2013-03-04
  • 罗氏454测序结核杆菌基因组有效追踪疫情传播

    研究者们利用454技术对86例人结核分枝杆菌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揭示了第一次结合爆发所分离的人结核分枝杆菌不属于最近爆发的结合杆菌传播链,这表明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细菌分型能提供结核分枝杆菌爆发的相关信息。
    2013-03-04
  • 盘点中国学者5篇《自然·方法学》论文

    Nature名下期刊之一Nature Methods, 在2011年之前没有发表过大陆学者的一篇论文,而近两三年内,大陆学者相继在这一权威刊物上发表了五篇方法学成果。这也从一方面反映出了国内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创新力的逐步提升。
    2013-03-04
  • DNA中的伪基因能调控癌症基因活性

    美研究发现,人类基因组中的伪基因能够调控与癌症有关基因的活性,这项发现颠覆了人们之前对伪基因的看法,将改变人类对活细胞内部结构的认知。
    2013-03-02
  • 连续缺觉会扰乱七百多个基因并影响长期健康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睡眠时间对基因活动有大影响,连续缺觉一周扰乱700多个对健康至关重要的基因,从而影响人体生物钟、新陈代谢、免疫反应、抗压能力等。
    2013-03-02
  • 华裔博士凭借基因沉默技术新突破连发Cell、Nature论文

    今年年初,有关CRISPR在技术上应用方面的文章已发表数十篇,在这一技术领域,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齐磊博士所在研究组接连发表了Cell和Nature Biotechnology等论文,介绍了有关CRISPR在技术上的应用和基因调控方法。
    2013-03-02
  • Nat Meth:北大拓展了基因组定点修饰技术TALEN新应用

    北京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利用TALENs技术在斑马鱼同源重组靶向基因敲除中能实现精密基因组改造,研究发现这种有效的基因修改能通过生殖系传递,从而拓展了TALEN的新应用。
    2013-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