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研究
产业动态
人物访谈
活动发布
首页
/
技术研究
/
全部
基因治疗
免疫治疗
基因检测
COVID-19
靶向疗法
AI
精准医学
生物工艺
戴尅戎院士: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人造盆骨
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尅戎将骨盆3D打印技术引入到中国骨科学界,他认为医工结合是近代医学发展的必经之路。此外,他还率先将用于航天科技的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应用于人体内部,以及将干细胞移植与基因治疗用于促进骨再生。
戴尅戎
3D打印
干细胞
基因治疗
2013-02-03
杨森制药研发实验室入驻上海枫林生命科学园区
杨森制药中国研发中心实验室是以开辟"革新型创新"科研功能为主旨而设计的,宣布其实验室正式入驻上海枫林生命科学园区。在中国的跨国药企中,杨森制药中国研发中心率先实现了包括从早期研发到新药注册这一整套流程在内的完整的"端到端"研发模式。
杨森制药
早期研发
新药注册
免疫学
2013-02-03
欧盟委员会将重点支持人脑项目
欧盟委员会正式宣布人脑项目被选为未来新兴技术旗舰计划的两个项目之一。这个新项目将集合欧洲各国的科技力量共同挑战现代科学最高难度:理解人类大脑。
人脑项目
大脑
2013-02-15
德首次发现麻疹病毒捕杀肿瘤干细胞新方法
德国保罗—艾尔利希(Paul Ehrlich)研究所首次发现可以借助病毒消灭癌症干细胞。该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麻疹病毒进行了基因再编程,在实验中利用此种新型病毒有效控制了多种实验动物体内的肿瘤。
麻疹病毒
Paul
Ehrlich
肿瘤干细胞
癌症
2013-02-03
2012 年中国学者SCI发文最偏好期刊
2012年SCI收录至少有一位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183,216篇,其中学术论文170,857篇、综述4,491篇等。而发文量排名第一的为Plos One《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刊登了中国学者发表的3481篇论文。
中国学者
SCI发文
Plos
One
学术论文
2013-02-03
人造细菌是福是祸?
人造细菌可谓科学领域的一个新宠。业界人士称,人造细菌研发应用目的主要为了造福人类,但不排除经过若干时间应用,它会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危害,而且所造成的影响有可能是不可控制的。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必须要有相应的防控手段去解决其可能带来的潜在危害。
工程菌
细菌
基因
2013-02-02
科学家发现抗生素改变肠道菌群代谢机制
瓦伦西亚大学科学家研究发现抗生素改变肠道微生物代谢的机制,第一次证实肠道细菌有能力产生某些关键蛋白质,以及在治疗期间其治疗活跃程度会有所不同。
抗生素
肠道菌群
肠道微生物
2013-02-02
美用全基因组测序研究儿童神经母细胞瘤 获重要突破
美科学家对患有神经母细胞瘤的儿童进行了研究,找到了与神经母细胞瘤有关联的多个基因,并且发现ARID1A和ARID1B两个基因发生改变的患儿相比无此基因改变的患儿生存期缩短3/4,为治疗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提供了新思路。
神经母细胞瘤
全基因组测序
ARID1A
ARID1B
2013-02-02
美开发出检测癌细胞RNA改变新方法
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工作,美国密歇根大学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项新技术,可更好地了解癌细胞中RNA改变的情况,并将推动更深入地了解肿瘤全基因组测序检测。
癌细胞
RNA
基因测序
基因检测
2013-02-02
英专家建议严管抗生素使用 警惕20年后无药可用
英国顶级专家建议国会严管抗生素使用,并称细菌耐药的情况如果不及时控制,20年后,病人在手术后可能面临没有药物能预防感染的危险。
抗生素
耐药
2013-02-18
首页
2287
2288
2289
2290
2291
2292
2293
2294
2295
下一页
末页
共
3899
页
38985
条
热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