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良好的免疫组化染色切片是正确判断染色结果的基础和前提。由于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存在很多步骤或环节,每一个步骤或环节都可能影响到染色的最终结果,因此,要做好一张高质量的免疫组化切片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需要病理技术员和病理医生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努力才能保证做出合格的免疫组化切
    2010-05-05
  • DAKO EPOS免疫组化一步染色法

    自Nakane(1966)建立了免疫酶标记技术以来,这门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DAKO EPOS先进的多聚螯合物免疫组化一步染色法,是一种即用型快速而有效的方法,具有更为简便、更为敏感和高特异性的特点。 1.、材料和方法 (1)材料 均为本院日常活检组织共32例,其中肉瘤5
    2010-05-05
  • 石蜡切片(paraffin sections)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1、载玻片的处理: 抗原修复过程中,由于高温、高压、辐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造成脱片。这里选用ZLI-9001 APES、ZLI- 9003 HistogripTM或ZLI-9005 Poly-L-Lysine等几种试剂,对已清洗的载玻片进行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1)AP
    2010-05-05
  • 免疫组化非特异性染色的主要因素和消除方法

    一、非特异性染色的主要因素 组织的非特异性染色的机理很复杂,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点: (1)一部分荧光素未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了聚合物和衍化物,而不能被透析除去。 (2)抗体以外的血清蛋白与荧光素结合形成荧光素脲蛋白,可与组织成分结合。 (3)除去检查的抗原以外,组
    2010-05-05
  • 免疫组化方法原理解述及其中关键环节

    一、酶免疫组化的关键环节 1、标本固定:固定的目的是①防止标本从玻片上脱落;②除去防碍抗原-抗体结合的类脂,使抗原抗体结合物易于获得良好的染色结果;③固定的标本易于保存。 2、脱水、石蜡包埋和制片:脱水用梯度乙醇(由低到高)充分脱水、对组织要完全浸蜡、切片时刀片要干净和锋利。
    2010-05-05
  • 免疫组化技术典型实验案例学习

    案例一:DAB染色后切片着色一片黄/背景深 背景:奥运会期间我们课题组研究生都在实验室做实验,许多从北京购买的试剂买不到,对我们的许多实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以前一直用中杉金桥的Sp三步法染色试剂盒,效果不错,在奥运会期间我准备做同批实验分不同批次酶免疫组化实验,第一批组化实验
    2010-05-05
  • 免疫组化技术(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规范

    欧美国家相继开展了免疫组化质量控制工作,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质量控制方法和程序。中国病理工作者委员会(CCP)免疫组化研究中心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开始探索一种适合我国免疫组化质控的方法,同时,发现和推广标准化的染色程序,改善和提高免疫组化实验的可靠性,使免疫
    2010-05-05
  • 免疫组化ABC法步骤

    1、4%多聚甲醛常规灌注固定,取材并置20%蔗糖溶液(4℃)中过夜。蜡块制作。切片,贴片。0.01MKPBS清洗5min×3后; 2、加入配好的0.3%的过氧化氢甲醇溶液(甲醇80ml+0.01MKPBS 100ml+30%过氧化氢)30min,以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影响,0
    2010-05-05
  • 免疫组化SP(streptavidin-perosidase)法步骤

    SP(streptavidin-perosidase)法,即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 按标记物质的种类,如荧光染料、放射性同位素、酶(主要有辣根过氧化物酶和碱性磷酸酶)、铁蛋白、胶体金等,可分为免疫荧光法、放射免疫法、酶标法和免疫金银法等。按染色步骤可分为直接法(
    2010-05-05
  • 免疫组化Elivison二步法

    1、石蜡切片置于67℃烘箱中,烘片2小时,脱蜡至水,用pH7.4的PBS冲洗三次,每次3分钟(3×3’)。 2、取一定量pH=6.0柠檬酸盐缓冲液,加入微波盒中,微波加热至沸腾,将脱蜡水化后的组织切片置于耐高温塑料切片架上,放入已沸腾的缓冲液中,中档微波处理10分钟,取出微波盒
    201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