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卡的教授:可称重分子的“光秤”检测机体癌细胞

    上海交大朱卡的教授团队发明 “光秤”这一新工具,为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崭新平台,借助该高精度仪器可对生物DNA分子的质量、染色体的质量等高精度光学测量,来检测人体内的癌细胞。
    2013-04-08
  • H7N9病毒:中国学者查基因组起源进化,外国专家谈大流行风险

    通过对新H7N9甲型禽流感的起源和基因组进化的研究,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贺建奎副教授发现:这个病毒是一个全新的病毒,是由三个病毒重组后产生的(H9N2, H11N9,和H7家族)。同时也发现这个病毒已经开始产生新的变异。
    2013-04-08
  • 借编码系“鸡”生聚合物“蛋”:哈佛华裔教授发布Nature子刊新技术

    哈佛大学化学和化学生物学教授David Liu研发出一种新方法,能够利用遗传物质编码合成性聚合物,从而改善其催化性能或治疗潜能。
    2013-04-07
  • 4月5日Science杂志精选

    4月5日《科学》杂志精选:类似生物组织的3-D印刷材料、极端微生物可处理高氯酸盐、新型分子可减缓癌的生长、人和小鼠的大脑会积累证据用于决策。
    2013-04-05
  • 4月4日Nature 杂志生物学精选

    4月4日Nature 杂志生物学精选:四种绦虫的基因组被测序;反映蛋白内电子转移情况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一个新颖磷酰基迁移反应的酶催化;晶体纳米颗粒的3D图像;Sirtuin的蛋白赖氨酸脱乙酰酶活性;胰腺癌中新颖的谷氨酰胺通道;隐花色素自由和结合状态的晶体结构。
    2013-04-05
  • 滥用抗癌靶向药:烧钱未必有疗效

    2012年,阿斯利康公司的易瑞沙药丸从中国约300 万肺癌患者身上收获了8亿元,以易瑞沙药为代表的靶向药曾获得《时代》周刊 “神奇药物”称号。不过,靶向药虽好,缺少特定基因突变的治疗前提,使用其治疗纯属浪费。
    2013-04-06
  • 癌症登月计划:30亿美元6个团队瞄准8种癌症

    2012年9月21日,美国最大的癌症研究中心、休斯敦市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于公布了“癌症登月”计划,计划预计投资达30亿美元,通过由专注某种特定癌症的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组成的6个大型团队,在未来10年“显著增加8种癌症病人的存活率”。
    2013-04-06
  • 美国基因检测指南引争议:儿童是否应被告知未来的疾病风险?

    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院(ACMG)在3月底发布了儿童遗传检测与筛选的指南,建议向进行基因测序的患者(包括儿童)告知其未来的疾病风险,即便儿童在成年后才会患病,也应告知其父母。这一操作指南让遗传学家、伦理学家和内科医生感到震惊。
    2013-04-05
  • R.J.柯克对ZioPharm Oncology的投资遭遇失败

    投资者们都希望柯克最近对制药商ZioPharm Oncology的投资能够延续此前的成功,但他们失望了。这家公司最近宣布,其治疗肉瘤这一类型癌症的主要药物在晚期试验中遭遇失败。
    2013-04-05
  • 2013年美国生物博士后最佳雇主排名

    《科学家》杂志发布了2013年美国生命科学领域博士后最佳工作地点排行榜。在今年的排名中,主要关注研究机构的博士后训练和指导质量、职业发展机会和人际网络和实验室成员间沟通效果等的九大方面。
    201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