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研究
产业动态
人物访谈
活动发布
首页
/
技术研究
/
全部
基因治疗
免疫治疗
基因检测
COVID-19
靶向疗法
AI
精准医学
生物工艺
葛均波院士研发出可完全降解支架植入术
葛均波院士于近日率先成功完成了我国首例由国人自主研发的完全可降解聚乳酸支架的植入,这使得冠脉支架不需要在身体中待一辈子,从而让可降解支架为冠心病患者造福。
支架
聚乳酸
药物支架
2013-09-16
重大突破: 我国科学家揭示HIV感染人体的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美国Scripps研究所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最新研究结果揭示了人体细胞表面受体CCR5的三维结构,并且发现大多数种类的艾滋病毒利用CCR5进入人体免疫细胞。相关研究成果于2013年9月12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科学》上。
HIV
CCR5
艾滋病毒
CXCR4
2013-09-16
揭秘Xist: 利用基因组三维结构行使调控功能
研究人员发现,哺乳动物基因组的三维空间立体结构能够帮助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本(Xist)与其作用位点结合,促使基因表达沉默。除Xist之外,还有一些长非编码RNA也都具备调控功能,它们也同样的借助了基因组的三维立体折叠机制。这表明,利用空间立体结构机制可能是细胞普遍使用的一种调控方法。
RNA
Xist
三维结构
2013-09-14
地铁安检仪辐射会影响健康吗?
当人体受到辐射时,其中一部分能量可能被人体的各个部位吸收,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反应。那么乘坐火车、地铁进站时经过的X光安检仪发出的辐射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当某种电离辐射的强度很低,人体的受照时间又很短时,它的不良影响就可以被忽略了。
辐射
安检
2013-09-14
光基因组改造技术大解析
光基因组改造技术就是光遗传学技术与基因组编辑技术的结合。将这两种技术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对基因的转录,以及基因组的修饰情况进行定向操控。光诱导的转录效应因子系统就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光控基因组编辑技术。由于具有通用性、易用性、功效强以及未来的自动化潜力,这项技术一定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LITE
CRISPR–Cas
基因组编辑技术
光遗传学技术
2013-09-16
最新研究发现男性生育太晚孩子易得自闭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20分钟就有一个孤独症孩子诞生。几十年来,各国统计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美国最新研究发现,除了遗传因素,环境污染和父母的生活方式也影响着自闭症的发病率。研究表明,童年受虐待的女性以及较晚做父亲的男性所生育下一代及第三代子女的自闭症风险分别会升高。而孕妇所处环境污染大也会使孩子得自闭症的风险增加两倍。
自闭症
环境污染
2013-09-16
世界淋巴瘤日: 关注淋巴瘤
9月15日是“世界淋巴瘤宣传日”,加之近日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发布患淋巴癌的消息,淋巴瘤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专家指出,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污染的加重以及饮食结构的调整,恶性淋巴瘤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肿瘤,且发病趋于年轻化和城市化。
淋巴癌
化疗
2013-09-15
Nature: 催产素在人类社交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
近日,斯坦福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催产素较之前的研究参与了更广泛的社交关系。催产素参与大脑奖励机制,某些编码催产素受体的基因变化与自闭症的风险增加相关。除此之外,催产素还可以诱发动物的社交渴望,阻断催产素活动,这些动物社交的渴望就会显著降低。这些发现将对神经障碍例如自闭症有深远的影响,也对我们进化过程中的科学概念有启迪。
催产素
奖励机制,自闭症
2013-09-15
解析高科技身份识别: 指纹、声音和心跳?
打从互联网时代早期,身份验证就一直是块难啃的骨头。随着人们对用户名加密码的传统验证方式蕴含的安全风险越来越担忧,涌现出一批高科技的产品,这些产品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身份验证,比如说虹膜、心跳、指纹以及声音等。本周二,苹果推出了两款新iphone,其中一款机型首次带有指纹识别传感器。科技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高科技
指纹识别
iphone
2013-09-16
男性衰老的真凶: 雌激素水平下降
科学界之前普遍认为睾丸酮分泌不足是导致男性出现衰老症状的唯一原因。近日,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科学人员发现,雌激素水平下降才是导致男性衰老的罪魁祸首。雌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男性进入中年后出现身体机能下降,性欲减退等一系列症状。该研究发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杂志上。
雌激素
睾丸酮
衰老
2013-09-16
首页
2210
2211
2212
2213
2214
2215
2216
2217
2218
下一页
末页
共
3899
页
38985
条
热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