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高福破解H7N9感染人体奥秘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教授等在H7N9感染人的宿主传播机制上又有新发现,解析了H7N9的人体感染受体的结合特性与结构基础。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2013-09-08
  • 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芥菜型油菜种皮转录组测序

    湖南农业大学油料作物研究所刘忠松教授课题组首次实现芥菜型油菜种皮转录组测序,研究中所获得的基因不仅有利于阐明芥菜型油菜种皮着色的分子机制,且为该物种今后的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2013-09-06
  • Science: 移植肠道细菌可“传染”肥胖

    近日,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科研人员研究发现,接受来自胖人肠道细菌的无菌小鼠会比给予来自瘦人肠道细菌的小鼠增加更多的体重并积累更多的脂肪。而且共同饲养五天后,前者会被后者“传染”消瘦下来。这一研究成果为研发个性化、基于益生菌的肥胖症疗法提供了理论基础。目前,该研究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
    2013-09-09
  • 家族基因组测序: 寻找家族心脏病的遗传线索

    Rick Del Sontro的家族有非常可怕的心脏病史:外祖父、母亲和他的6个兄弟姐妹都有非常严重的心脏疾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以及他的家庭加入了一个联邦研究项目。研究人员希望对这个家族的基因进行测序分析,找到导致这种遗传性的基因突变,为将来的疾病治疗与预防提供帮助。
    2013-09-09
  • 科研经费“稳定支持”需要“竞争基础”

    近年来随着科研投入的不断增加,科技界要求增加经费稳定支持的呼声越来越高,理由是重大科学发现都是“十年磨一剑”,只有长周期的经费稳定支持才可以奏效。但是稳定支持机制必须要有相应的“竞争”“淘汰”机制做支撑,否则投入再多的钱也是浪费国家钱财。激励与约束机制并重,将是今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着力点。
    2013-09-07
  • Nature: 结核病和帕金森病有共同关键蛋白

    人类身体内的生化机制是如此神秘,你可曾想到曾经肆虐人间的结核病与荼毒老年人的帕金森氏综合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吗?日前,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机构的科研人员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处于帕金森病研究中心的Parkin蛋白在破坏结核致病菌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2013-09-09
  • 新技术可30分钟判断禽流感病毒是否传人

    日本东京大学等研究机构开发出一项新技术,能在30分钟内检测出禽流感对人类的感染风险,使得野外工作者在发现鸟类尸体的现场进行调查以阻止感染扩大。这项技术在检测精度上还需改进以争取在3年后投入实际应用。
    2013-09-09
  • 2014全球分子诊断市场将增至503亿美元

    近年来,以基因检测为基础的分子诊断市场不断扩大规模,同时伴随个性化医疗时代的来临,分子诊断市场即将崛起。中国市场在全球分子诊断市场成为一块诱人的蛋糕,国内外公司纷纷抢占。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国外企业的渗入将对国内现有的分子诊断企业造成一定的冲击,市场份额或将面临重新洗牌。
    2013-09-09
  • 达沃斯论坛: 中国没有真正的创新?

    近日,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 )公布了其“2014年技术先锋”评选活动的获奖者名单。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36家技术初创企业当选。这36家初创企业没有一家来自中国大陆。目前,中国创业者们普遍采用的“中国式创新”,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创新,只是抄袭。也正因如此,中国这个曾为世界带来四大发明的古国如今总也甩不掉的山寨者的帽子。
    2013-09-09
  • 研究表明科学可提升道德感

    近几年,科学研究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学术欺诈以及科研基金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人们开始对科研的诚信和社会价值产生怀疑。但实际上,人们对于科学探索本身的看法是非常积极的。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的科研人员研究发现,科学研究与道德的联系是根深蒂固的,每当人们想到科学研究时,都会不自主地联想到道德行为。
    2013-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