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药能否迎来“第二春”?

    人类与疟疾的战争就像一场长跑比赛,抗疟疾药物不断的变化,疟原虫的耐药性能力也在不断加强。如果想要克服耐药性,必须使化学预防的速度超过耐药性产生的速度,而老式抗疟疾药物“乙胺嘧啶”的改进也许会增加这场战役的胜算。
    2013-11-20
  • 专家解读:容易被医生误诊的十二种疾病

    全科医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角色,因为他们涉及的疾病种类非常多而繁杂,无法只专注于某一个人体系统,他们发出的警报,也许会出现误差。在这里,我们总结了一些国外领先的医学专家,是如何在诊断时能够准确定病因并给全科医生提出的建议。
    2013-11-21
  • 管路连接器:防止医生“误杀”病人的小装置

    管路连接器又叫Luer连接器,是一种用于注射器的针管,在其管口端具有与液体输送管路连接的连接部,利用与管路接合的连接器外表面上的凸脊,能防止、减少或消除液体泄漏。此外,针管和注射器构造为允许针管在注射器上以多于一种的方式来定向,可以防止医生因用错药物给患者带来伤害。
    2013-11-22
  • 终结艾滋病?

    尽管目前抗逆转录病毒 (ARV) 药物能够很好地治疗或防御艾滋病,但是“终结艾滋病”的这一目标的达成时间仍是未知数。高危人群的忽略,歧视的存在以及目前进行的项目推广不佳等因素,会让这一美好目标黯然失色。
    2013-11-18
  • 新药发现更是一门手艺:浅谈新药发现过程

    新药研发错综复杂,可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没有人能深刻了解这个过程涉及的所有步骤。新药的开发大概可分为发现、临床前开发和临床开发三个部分。本文将简单介绍新药的发现,即发现药物分子的过程。
    2013-11-26
  • 美国放开HIV感染者器官捐献禁令

    11月12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法令,旨在结束长达25年对HIV感染者器官捐献禁令。尽管目前南非在这方面获得了很大成功,但目前仍不清楚防止器官排斥药物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之间是如何作用的,以及二次“感染”的问题。
    2013-11-15
  • 英国洛桑研究所所长莫里斯• 莫洛尼:转基因实验的捍卫者

    英国洛桑研究所所长莫里斯• 莫洛尼是转基因实验的坚决捍卫者。他称,面对公众对转基因的质疑,公开的辩论或许让这个科学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2013-11-15
  • 女性哮喘能推迟怀孕时间

    根据11月14日《欧洲呼吸杂志》在线发表的文章称,女性哮喘能会延迟怀孕时间。患有哮喘的妇女同那些未患有哮喘的妇女相比,生育时间明显延长,此外生育延迟的时间还与妇女的年龄以及治疗有关。
    2013-11-14
  • 干细胞疗法“报喜不报忧”:法律监管路在何方?

    以干细胞治疗为核心的再生医学, 将成为新医学革命的核心。 然而,在我国,这场新医学革命正面临提供干细胞疗法因急功近利而“报喜不报忧”的严重干扰,不仅影响患者医疗安全或临床试验安全,而且,妨碍干细胞治疗及其研究水平的提升,必须引起我国科学界、医学界和法学界的重视,并在伦理、经济、管理和法律等干细胞相关软科学方面破题,做到良法善治。
    2013-11-25
  • H6N1禽流感病毒可能会变得更加危险

    周四,《柳叶刀呼吸医学》杂志称,今年在台湾地区发现的H6N1病例中,患者出现类似流感症状的病症。在通过取其咽喉样品后发现,这是一种新型的禽流感病毒,同感染家禽的H6N1病毒非常相似,有很强变异性,具有感染人的潜在威胁。
    201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