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脑解码器:现实中的读心术

    通过扫描大脑活动,科学家试图破译人们的思维、美梦,甚至意图。但是,设计一个解码大脑的模型非常困难。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仍然在尝试阶段。大脑解码器理论上是可行的,因此,在未来,“读心术”应该不会只出现在神话故事里。
    2013-11-01
  • 控制基因能改变衰老吗?

    人类是强大的,人类改变了世界却改变不了自然规律,对于人类而言,死亡和衰老是两个最大的敌人,到底衰老和基因是否有关?有何关联?控制衰老的基因开关是如何调控人体生理代谢的呢?
    2013-10-29
  • 新一代测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到目前为止,一些世界领先的DNA测序仪生产商的主要买主还是研究型实验室。科学家们正在利用这些仪器进行基础研究,这些基础研究成果快速地转化为临床应用也让这些测序仪生产商看到,DNA测序的未来在临床,而非科研实验室。
    2013-10-24
  • 揭露临床试验数据内幕

    一直以来,医药行业为人类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可是在带来贡献的同时诸多临床试验数据的隐瞒却也为人类的健康与疾病治疗带来了极大隐患,临床试验数据对于公众来说意味着什么?制药公司到底隐藏了什么?
    2013-10-29
  • 人造器官大盘点

    现如今,人造器官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成为了一个个科学奇迹。人造器官主要包括机械性人造器官、半机械性半生物性人造器官和生物性人造器官。前两种人造器官和异体人造器官,移植后会让患者产生排斥反应,因此科学家最终的目标是患者都能用上自体人造器官。而他们也正在向着这一个目标前进。
    2013-10-25
  • 如何评判科研人员的水平及其文章的影响力

    建立有效而公平的科研评价体系一直是科学界众多人士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良好公正的科研评价体系不仅可以正确的判断科研人员的水平及其文章的影响力,对整个科研环境甚至国家科技的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3-10-22
  • 顶尖学术期刊:黄金俱乐部

    在《自然》、《科学》这些顶尖的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是许多科研工作者的梦想。但是也有人认为这些期刊未必就是最好的选择,不仅如此,还存在着种种弊端。
    2013-10-18
  • 美国政府停摆给中国生命科学界的警示

    不久前,医学、药学及生命科学从业者及研究者依赖度甚高的NCBI(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因为美国政府停摆,网站处于基本维持状态,数据暂停更新,这对中国生命科学的研究产生极大的影响。为此生物探索采访了太仓生命信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朱伟民教授,为何NCBI暂停更新对中国的生命科学研究影响如此之大。
    2013-10-22
  • 用基质实现的“再生梦”

    人类一直羡慕那些失去器官依然可以通过细胞修复而再生出新器官的动物,然而如此强大的人类却不能做到再生器官,但是现在人类的再生之梦已经成为现实,用基质重新构建身体的组织可使器官再生,重建身体。
    2013-10-23
  • 生物识别技术: 领跑信息安全时代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们的生活高度信息化,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人们高度依赖由互联网、物联网、通信网等信息网络构建的高度数字化和高关联性的生活、工作环境。这个环境在为我们提供便利和自由时,却由于信息感知节点多、数据量大、传播速度频繁等特点带来诸多的安全问题。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作为一种身份识别的手段,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1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