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S :研究人员设计出智能19F MRI纳米探针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梁高林课题组、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王俊峰课题组和中国科大生命科学学院胡兵课题组合作研制出智能靶向的19F 磁共振造影剂,并在构建有凋亡模型的斑马鱼上验证了其优异的靶向成像效果。
    2015-02-24
  • Nature:是mtDNA触动了免疫应答的扳机!

    2月2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在线发布了一项研究:每个细胞中都存在着成千上万的线粒体DNA (mtDNA)分子,众所周知它们在将食物和氧气转换为能量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现在来自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mtDNA与先天免疫反应之间一种出乎意料的关系。
    2015-02-09
  • Nat Med:激活小肠FXR,向肥胖说不!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他们发现特异性激活肠道FXR会促进肠道FGF15表达改变胆汁酸组成成分,同时能够通过增加产热以及白色脂肪棕色化,改善肥胖小鼠的体重及代谢恶化表型。
    2015-02-23
  • 女学霸时代来临,男性学业落后存潜在危机

    近日据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和美国密苏里大学的调查发现,过去十年,全世界女性冲破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性别歧视和束缚,多数国家中女生比男生更“学霸”。男性学业落后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调查认为这将带来一系列潜在危机,而这一问题并未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2015-02-22
  • Cell子刊专辑:如何哺育下一代?

    近期Cell子刊从分子医学多个角度探讨了包括怀孕到新生儿发育多个方面的人类繁衍关键问题并介绍了近期的科研进展,揭示了每一代之间复杂的分子关联,以及这对于早期发育的影响。利用这些新的知识,我们可以研发出新诊断和治疗方法,革新目前哺育下一代的方式。
    2015-02-09
  • 3D打印技术可打造新“头骨”

    总部设在悉尼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师团队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低成本制造针对严重受损头骨的骨置换植入物的方法。
    2015-02-21
  • Nature:线粒体DNA损伤引发抗病毒固有免疫反应

    近日,来自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著名国际期刊nature在线发表了他们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在抗病毒天然免疫过程中,线粒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5-02-09
  • 新型抗辐射药物具理想疗效

    进入核能时代后,人类面临的核辐射损伤几率越来越大,包括核电厂爆炸及肿瘤等疾病的放射治疗。最近,美国科学家利用计算机模型开发出一类特异性溶血磷脂酸受体2激动剂,并证明其中一种分子DBIBB对高剂量(15.69戈瑞)急性放射病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具有延迟治疗效果。
    2015-02-09
  • PNAS:儿童期压力对成年健康有长期影响

    一项研究发现,儿童期的压力事件可能对成年期总体的生理机能产生长期的影响。
    2015-02-18
  • 盘点CAR-T细胞疗法的主要项目和靶标

    CAR-T,全称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这是一个出现了很多年,但是近几年才被改良使用到临床上的新型细胞疗法,不仅是用于ALL,也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新的进展使得CAR-T疗法在2014年重新燃起了市场热情,2015年这一领域将是市场投资的热点之一。
    201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