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治疗抑郁症的新方法:大脑标记

    在人的大脑深处有一个杏仁状的结构——杏仁核,通过测量该区域的活动状况,可以检测出一个人是否处于压力风险之中,从而帮助判断远至数年后,其是否会在应对诸多生活压力之时变得抑郁或焦虑,甚至对于判断一个人未来是否患有抑郁症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5-02-09
  • Nature发文:大数据助力癌症精准化医疗

    通过过滤掉已经被验证无法应用于临床的靶点后,作者针对哪些药物对于患者是有效的做出了总结。电脑模拟的结果表明:仅有
    2015-05-07
  • 动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人类水下呼吸或成真

    目前,科学家发现一种亮绿色海蛞蝓能够盗取所吞食海藻中的基因,使自己具有“光合作用”功能,像植物一样从太阳光线中获得能量。不禁使人联想,将藻类植入人体,人类水下呼吸或成真。
    2015-02-10
  • 北大邓宏魁教授Cell Stem Cell发表谱系重编程综述

    近几年来,人们通过直接转分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细胞类型,谱系重编程也逐渐成为了生产功能 性细胞的重要途径。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在二月五日的Cell Stem Cell杂志上发表了综述性文章, 全面回顾了谱系重编程的新进展,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邓宏魁教授。
    2015-02-09
  • 是敌是友?胡蜂:首先看脸

    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的研究者们近日证明,一种热带的狭腹胡蜂(Liostenogaster flavolineata)就可以通过对方的脸来判断来者是同伴还是陌生人。
    2015-02-16
  • Nat Immunol:先天免疫的分子代码

    TRAF6 是一类泛素连接酶(E3 ligase),它是先天免疫信号传递过程中十分重要的蛋白。在免疫细胞接受外界刺激(pamps)时,TRAF6会进行同源聚合并"自行"k-63泛素化。
    2015-02-21
  • PNAS:抑制癌症的神奇蛋白

    近期,研究人员在裸鼹鼠中新发现的一个蛋白,可能有助于解释它们抵御癌症的独特能力。这个蛋白与也存在于人类和小鼠中的一组基因(称为一个基因座)有关。
    2015-02-07
  • 研究人员揭示中国人群乳腺癌早发机制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所研究员姜海小组和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合作,在一项最新研究中首次发现了中国人群特有的乳腺癌高风险CHEK2突变位点Y390C,并揭示了该突变位点通过影响DNA损伤反应导致癌症(cancer)的分子机制。
    2015-02-07
  • Science:发布新型单细胞基因表达检测技术

    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证实了一种新型的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可借助于新一代测序(NGS)在单细胞水平上检测基因表达。
    2015-02-07
  • Nature :神经细胞“交友”规则大揭秘

    来自巴塞尔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称,发现大脑中的神经元像一个社会网络一样连接在一起。每个神经细胞都与许多其他的神经细胞相连接,但只有少数彼此非常相似的细胞之间会建立最强有力的联系。这些研究结果发布在2月4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2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