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D演讲 | 人类输不起这场与抗生素耐药性的赛跑

    你们肯定都记得《侏罗纪公园》里的台词,“大自然会自寻出路。”所以这看起来并不像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谨记,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大自然都会找到方法解决问题。
    2017-04-18
  • 安徽省儿童医院正式启动“中美联合会诊”,美国名医助力儿科诊疗

    “安徽省儿童医院”远程医学会诊中心正式启动“中美远程会诊”项目,并同步推出“神经内科”专题活动。
    2017-04-17
  • Science:能给特定细胞递送药物的新技术

    近期Science上报道了由美国杜克大学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出来的一种新方法——DART。这种方法可以将药物运送给大脑中特定类型的神经元,从而为研究神经系统疾病提供前所未有的能力,同时也有望更有针对性地治疗这些疾病。
    2017-04-18
  • Science:记忆碎片是真的吗?

    近日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篇关于记忆的研究,由MIT主导,研究人员综合了过去一些关于特定记忆细胞的标记和激活的研究,得到了更进一步的研究结果,即通过一个“开关”使小鼠对特定的记忆进行反应。
    2017-04-24
  • 两篇Nature证实基因沉默药物有望治疗两种致命的神经疾病

    4月12日,《Nature》期刊在线发表两篇文章,揭示一种经设计抵抗导致脊髓小脑共济失调2型(spinocerebellar ataxia type 2, SCA2)的基因突变的药物可能也被用来治疗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2017-04-19
  • 人工智能的又一课:我们对心脏病风险的理解也许都是错的

    “人工智能是否能超过人类”早就不再是一个问题。现在的问题在于,人类引以为傲的各个领域中,能有多少个不被人工智能所超越。今日,《科学》官网刊登了一则新闻,宣告了人类的又一次失守。在预测心脏病风险上,人工智能再一次胜过了人类。
    2017-04-18
  • 《Nature》文章带你换个角度理解“为什么细胞过密,状态就不好了?”

    如今,来自新加坡生物力学研究所(MBI)和法国Jacques Monod研究所(IJM)、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巴黎狄德罗大学,以及英国牛津大学居里研究所的研究学者们从人工培养的单层上皮细胞那里得到了一些重要启示。细胞层是一个具有物理性破绽的结构,这些破绽导致了部分细胞的“无辜”死亡。
    2017-04-18
  • 泛生子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日前,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和北京市地方税务局联合颁发了《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证书面向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具备强劲研发实力及创新能力的企业,以表彰、鼓励及引导企业的持续创新。作为专注癌症精准医疗领域的领军企业,泛生子基因在历经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等众多环节的层层指标审查及评估后,最终获颁证书。
    2017-04-16
  • Cell挑战原有观点:ESCRT样程序性细胞坏死

    近期来自圣犹大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不同于传统观点的新发现,指出被称作ESCRT-III的蛋白能过修复质膜中的破裂而延缓或阻止坏死性凋亡。这种延缓让即将死亡的细胞有时间释放信号来提醒周围的细胞存在病毒感染。
    2017-04-19
  • Nature捷报:一种新型基因药物在多类型小鼠模型上获得成功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一项临床前研究表明,一种人工合成药物可治疗渐冻症(ALS)和脊髓小脑共济失调2型(SCA2)。这两个新发现被同时发表在4月12日的《Nature》杂志。
    2017-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