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研究
产业动态
人物访谈
活动发布
首页
/
技术研究
/
全部
基因治疗
免疫治疗
基因检测
COVID-19
靶向疗法
AI
精准医学
生物工艺
“AI+医疗影像”:智慧医疗突破口
自2012年深度学习技术被引入到图像识别数据集ImageNet(做为测试标准)之后,其识别率近年来屡创新高,并且在某些领域达到或超过人类水平。深度学习技术加上医疗影像领域积累多年的数据,正在给这一领域带来令人惊喜的突破。
人工智能
医疗
医疗影像
2017-04-16
应对耐药细菌两种新手段:基因改造益生菌和“龙”血?
《自然-通讯》本周在线发表的研究表明,一种基因改造益生菌(可能具有促进健康作用的微生物)能在动物模型中预防和消除细菌感染。
细菌
基因
2017-04-14
多种精神疾病竟与小脑结构变化有关!?
精神疾病患者往往同时还会伴随一种或多种其他类型的精神疾病。近日,一项来自杜克大学的研究首次发现多种类型的精神疾病都存在小脑结构上的差异。
小脑
神经
精神疾病
2017-04-13
影响因子是有明显漏洞的机制,为何还有那么多聪明人崇拜它?
在五年前《自然-神经科学》期刊发行后不久,我们就发表了一篇社论文章来提醒大家期刊的影响因子(IF)会遭到误用。鉴于该期刊现已发展得相当成熟,我们决定进一步探究期刊影响因子高意味着什么。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需谨慎解读这项被滥用的衡量指标。
影响因子
论文
2017-04-15
Cell:癌症治疗个体差异与唐氏综合征有啥共同点?
非整倍体变异,即细胞染色体数量异常,是导致许多类型的癌症和遗传疾病(包括唐氏综合征)的原因,也是大多数自然流产的原因。由非整倍体变异引起的疾病的严重性通常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化,这点很不寻常。例如,近 90%的唐氏综合征胎儿会自然流产。然而,也有唐氏综合征患者可以活到 60 岁以上。
癌症
唐氏综合征
2017-04-14
Nature:基因揭开巴基斯坦小渔村里心血管的健康秘密
4月12日的Nature在线报道了超过1800个人携带的“基因敲除”。其中在巴基斯坦小渔村发现了APOC3基因敲除的家族,他们有非常低的甘油三酯水平。预示着让ApoC3蛋白失活的药物能够减少心脏病风险。
基因
心血管
基因敲除
2017-04-14
基因编辑大牛Nature子刊发文:CRISPR单碱基编辑准确!
来自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IBS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Genome-wide target specificities of CRISPR RNA-guided programmable deaminases”的文章,证实了最近研发的基因编辑方法的准确性。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4月10日的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
基因编辑
Nature
CRISPR
碱基
2017-04-14
50万名中国人的研究揭示:多吃水果降低糖尿病风险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的新鲜水果摄入量,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4月1日发表的新研究建议,中国人应多吃新鲜水果,理由是这有可能降低罹患糖尿病及相关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糖尿病
水果
2017-04-13
江苏威凯尔医药正式落户南京生物医药谷
近日,南京生物医药谷发展中心与江苏威凯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凯尔医药”)签订正式合作协议。
招商
落户
2017-04-12
热烈祝贺巨鲨医疗荣获江苏省消费者协会“诚信单位”荣誉
根据南京市消费者协会最新公告显示,南京巨鲨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经市区消费者协会推荐、江苏省消费者协会认定,正式被评为 “诚信单位”。
诚信单位
2017-04-12
首页
975
976
977
978
979
980
981
982
983
下一页
末页
共
3899
页
38985
条
热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