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MO大会丨Caris作为肿瘤精准医疗领域领袖,作重要发言。

    2017年9月11日下午,Caris在备受瞩目的2017欧洲肿瘤学会年会(ESMO2017)进行了主题发言,发言题目为“比较基于综合多平台分子图谱分析指导肿瘤治疗的无进展生存期与原有治疗方式的无进展生存期:来自4项现代前瞻性研究的汇集分析”。
    2017-11-08
  • Nature子刊惊人发现:免疫细胞将心脏病发作“误解为”病毒感染?!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生物工程师Kevin King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心脏病发作后,免疫系统扮演了一个令人惊讶的角色。这项研究可能会导致新的心脏病治疗策略。相关成果于11月6日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
    2017-11-08
  • 一文了解:国内CAR-T细胞疗法的临床研究概况

    近几年国内开展了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并已在ClinicalTrials.gov.上注册。在中国,CAR-T细胞疗法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的细胞免疫疗法。本研究中总结了目前国内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CAR-T疗法,并描述了目前中国CAR-T细胞技术的研究概况。
    2017-11-08
  • Cell子刊揭示切断癌细胞能量来源的新途径

    长期以来,切断癌细胞葡萄糖供给,被认为是一种合理的治疗策略。近日,发表于Cell Reports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了一种限制癌症使用葡萄糖作为能源来源的方法。
    2017-11-13
  • 第一次!科学家们证实,控制染色质有望解决癌症耐药性难题

    染色质——这个生物圈应该都了解的概念,它或许可以成为癌症治疗的关键!科学家们证实,通过改变染色质的组装密度,可以阻止癌细胞的进化,避免抗药性的产生,从而增强已有抗癌疗法和药物的治疗效果。
    2017-11-08
  • “懒病”可能真是一种病,新研究已揭示分子机制

    来自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血液中的免疫细胞能量生产显著降低,这不仅为理解这种复杂疾病添加了生物学基础,也再次证明这并不是一种仅凭意志力就能解决的疾病。
    2017-11-11
  • 遗传发育所揭示自闭症神经环路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永清研究组、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教授李岩、东南大学教授黄娟,以及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姜永辉团队等合作的研究提示Shank在神经环路形成及高级认知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理解自闭症的神经环路病理发生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2017-11-08
  • 长碳纳米管或像石棉一样致癌

    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6日发表的一项动物研究表明,被广泛用于工业和消费品生产中的长碳纳米管可能具有与石棉相似的致癌作用。
    2017-11-08
  • 北京大学黄岩谊课题组在DNA测序方法上取得重要突破

    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工学院黄岩谊教授课题组日前在DNA测序方法的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相关成果发表在顶级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
    2017-11-08
  • 拯救神经元——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一个新途径

    近日,发表于Biological Psychiatry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一种能拯救脑细胞的神经保护化合物,可以防止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在晚年出现记忆和学习问题及抑郁样的行为。特别需要关注的是,研究将重点放在神经元存活,而非传统的淀粉样蛋白或神经纤维缠结上,或能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提供新途径。
    2017-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