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ience子刊:压力可激活癌细胞,请轻松生活

    在最新一期的《科学》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来自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科学家们用精妙的实验验证了这一个假设。他们发现,压力会导致肺癌耐药性的发生,加速癌细胞的生长。
    2017-11-19
  • SCI发文不用愁,四步帮你搞定四分

    实实在在的干货,轻轻松松发文!
    2017-11-10
  • 基因编辑CRISPR-Cas9研究获新成果

    11月9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强课题组与卢大儒课题组合作的关于基因编辑系统CRISPR-Cas9的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11-12
  • 研究揭示性别影响医学研究

    11月7日,《自然—人类行为》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包含女性研究员的医学研究,尤其是女性研究员占据主导地位的医学研究,在处理疾病风险、预防及治疗方面更有可能存在潜在性别差异。
    2017-11-11
  • Science子刊:一种非常有前途的乙肝治疗药物

    德克萨斯生物医学研究所校区的西南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SNPRC)最近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发表文章,推动了一种针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新疗法。二期临床人体试验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研究结果证明,这种新疗法和药物释放机制安全且有效。
    2017-11-12
  • Nature:癌细胞“自卫方式”被识破,对癌症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狡猾的癌细胞总是会巧妙地运用健康细胞自带的一些自我保护机制来帮助自己存活。不过,当它们的“小聪明”被科学家发现后,“日子”可能就不好过了!本周,最新发表在Nature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一种先前未知的“癌细胞自保方式”。这一成果可能对癌症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017-11-11
  • 关键看细节!细胞内物质如何“高速运输”被曝光

    除了构成细胞骨架,微管还是胞内“高速公路”的基本组成,负责物质运输。最新一篇在线发表在《Current Biology》期刊上的文章,揭示了细胞协调关键酶实现“交通管制”的具体细节,为脊髓损伤、神经衰退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
    2017-11-14
  • 对抗“癌王”:南开大学团队发现能杀灭胰腺癌干细胞的化合物

    记者11月9日从南开大学了解到,该校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药学院陈悦教授团队首次实现了抗癌天然产物BE-43547A2的高效化学全合成,并实验证明了该化合物可选择性杀灭胰腺癌干细胞,具有药物开发潜力。
    2017-11-10
  • 权威机构确认:酒精是明确的致癌因素

    我们常说“小酌怡情,大醉伤身”。我们都知道喝醉酒的坏处,但对“小酌”的定义,估计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种定义。也许对很多人来说,只要不喝醉就行。但从今天开始,这一观念要改改了。因为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正式发表声明,确定酒精是明确的致癌因素,全球约有5-6%的癌症发病和死亡是由酒精直接引起的。
    2017-11-12
  • 数了两千亿颗细胞后,她找出人类统治地球的关键

    是什么赋予了人类非凡的认知能力?如果脑容量决定了认知能力,那么大象为什么表现不佳?本文作者、巴西神经学家Suzana Herculano-Houzel通过一项漫长的试验,从大象的脑中找出一项合理的解释。
    2017-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