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研究
产业动态
人物访谈
活动发布
首页
/
技术研究
/
全部
基因治疗
免疫治疗
基因检测
COVID-19
靶向疗法
AI
精准医学
生物工艺
又1篇Cell!施一公研究组再发新论文
11月17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施一公教授研究组就剪接体的结构与机理研究于Cell杂志再次发表最新成果。论文报道了酿酒酵母剪接体呈现RNA剪接反应完成后状态(定义为“P复合物”)、整体分辨率为3.6埃的三维结构,首次展示了pre-mRNA中3’剪接位点的识别状态,该结构为回答RNA剪接反应过程中pre-mRNA中的3’剪接位点如何被识别,第二步转酯反应如何发生以及成熟的mRNA如何被释放等关键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结构信息。
施一公
Cell
2017-11-18
纳尼?!结婚,竟能降低患痴呆的风险
对已婚人士来说,这绝对是一项好消息;但对单身人士,这肯定是又一次“伤害”……
痴呆
2017-12-02
“手术刀”VS“钢锯”,耶鲁创造更精准高效基因编辑技术
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于11月16日在Cell上发表文章,声称创造了一种更精确、更有效的技术来编辑活生物体的基因组,这种能力正在改变医学和生物技术。
基因编辑
突变
修复
2017-11-20
特殊基因突变,可延长10年寿命! 是喜是忧?
11月15日,一篇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的文章揭示了一种特殊的基因突变——会导致血液凝结缺陷,但却能够延长10年寿命!同时,还会减缓衰老、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基因
长寿
衰老
糖尿病
2017-11-20
15万人参与的研究揭示:单独提高“好胆固醇”,并不一定好
人体胆固醇也有“好”、“坏”之分:“好胆固醇”能够保护心脏,“坏胆固醇”太多会增加心脏病危险。那么,提高“好胆固醇”是不是对心血管疾病有积极影响呢?11月15日,《JAMA Cardiology》杂志刊文揭示了一项以15万名中国成年人为样本的研究成果,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胆固醇
心血管疾病
基因突变
2017-11-21
癌症病人用药不是越多越好,要懂得“减负”
“我因患胃癌,作了胃切除,手术已五个月,每次餐前服药后胃胀,毫无食欲,甚至厌食。”一位面黄饥瘦的胃癌病人对我说。
药物
用药
癌症
肿瘤
2017-11-16
红肉是“致癌物”还是“致癌风险因素”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周光宏在2017年中国畜产品加工科技大会上表示,红肉致癌不仅缺乏实证支撑,红肉概念的本身也充满矛盾。
癌症
红肉
致癌物
2017-11-20
生物标记物的正确寻找模式
学好此模式,走遍天下都不怕
中科新生命
蛋白质组学
修饰后翻译
代谢组学
生物标记物
2017-11-16
FDA正式批准基于NGS的MSK-IMPACT用于肿瘤基因检测
11月15日,美国FDA正式批准了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中心(MSK)的癌症基因检测分析平台MSK-IMPACT用于肿瘤基因检测,这是一个更加全面的癌症测序技术,可以在多种癌症中识别更多数量的基因突变(生物标志物)。
FDA
NGS
肿瘤
基因检测
2017-11-16
这个“甜蜜的魔鬼”,影响女人的一生……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为“女性与糖尿病——我们拥有健康未来的权利”,旨在呼吁社会关注女性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和生活。
甜蜜
魔鬼
女人
好医友
2017-11-16
首页
755
756
757
758
759
760
761
762
763
下一页
末页
共
3899
页
38985
条
热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