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人造胚胎、基因占卜等入选MIT2018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

    自2001年以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每年都会评选出10项突破性技术。对于“突破”一词到底如何定义?MIT编辑部表示,可能我们的TOP10里面有一些技术尚未得到广泛的应用,而另外的一些已经处于商业化的顶端。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一种技术,或者说是一种技术的集合,它能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今天,MIT公布了2018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10 Breakthrough Technologies)。
    2018-02-22
  • 中国团队实现:体内重编程再生T细胞技术突破

    北京时间2月13日零点,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王金勇研究组等在免疫学刊物《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在线发表了T细胞再生研究领域的创新性成果,首次通过体内重编程将B细胞直接转化为有生理功能的T细胞。
    2018-02-23
  • 都2018年了,青霉素研究还能发Cell?

    提到亚历山大·弗莱明爵士的名字,或许还有人感到陌生,但很少有人不知道他为人类健康做出的卓越贡献——1923年,他发现眼泪等体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效果;1928年,他发现的青霉素(盘尼西林),更是让人类进入了抗生素时代,拯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
    2018-02-23
  • 让CAR-T疗法迈向实体瘤,科学家发现关键机制 | PNAS

    如何让CAR-T疗法更安全?适用于更广泛的癌症类型? 这是很多科学家正在积极解决的问题。近日,发表在PNA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解释了CAR-T疗法能够快速靶向和杀死癌细胞的关键机制,以及为什么这种疗法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2018-02-22
  • 减肥哪家强?低碳水化合物VS低脂,最新答案竟是:平局!

    到底是减少碳水化合物,还是控制脂肪摄入量,更有利于减肥?这个问题一直没有明确答案。2月20日,《JAMA》期刊发表的一篇文章却给出了让人意外的答案:两种策略其实并没有显著差异。
    2018-02-24
  • 最新成果!逐步抑制BACE1酶活性,可逆转痴呆

    为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科学家们找到了很多目标。其中,β-淀粉样蛋白裂解酶(BACE)就是热门靶点之一。近期,《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一篇文章揭示,逐步抑制BACE1酶,能够完全清除小鼠大脑内淀粉样蛋白病斑的形成,改善动物的认知、记忆能力。
    2018-02-23
  • “延长寿命之术”:人类因衰老得的病真的能阻止吗?

    人类已经战胜的疾病数不胜数,包括脊髓灰质炎、伤寒、麻疹、破伤风、黄热病、天花、白喉以及水痘等,它们几乎在世界许多地方被完全消灭。疫苗和强大的药物使人类能够对抗可能杀死我们的细菌、寄生虫和病毒。
    2018-02-22
  • 肠道细菌可变身健康“威胁者”,这竟与自噬有关 | Cell子刊

    人体微生物——生活在我们体内的数以万亿计的微小细菌——是人类健康重要的参与者。然而,我们与这些生物体的共存机制是非常复杂的。科学家们发现,即使其中出现一点微小变化,也会导致我们的健康出现大问题。
    2018-02-14
  • “老人患流感29天后去世”一文刷屏!流感不是普通感冒,这些你正在忽视

    如何有效抗流感?上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新版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首次明确推荐一批儿童抗流感药物,如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等。
    2018-02-13
  • Nature子刊:DNA纳米机器人精准靶向癌症

    我们目前对抗恶性肿瘤的方法还远远不够,常见的化疗和放射治疗有时很成功,但也会带来巨大的副作用。这主要是因为体内的健康细胞也会被“连累”受到化学物质和辐射的“轰击”。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靶向肿瘤且不伤害健康细胞的方法。而2月12日《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由DNA折纸技术制造的纳米机器人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2018-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