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研究
产业动态
人物访谈
活动发布
首页
/
技术研究
/
全部
基因治疗
免疫治疗
基因检测
COVID-19
靶向疗法
AI
精准医学
生物工艺
德科学家用植物“废料”合成青蒿素:仅15分钟,更高产廉价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协会(简称马普协会)研究人员近日宣布,他们开发出一种快速合成青蒿素的新法,能够更廉价、更高效、更环保地制备这种抗疟疾药物。
青蒿素
2018-03-05
基于TMT技术对年龄和高脂肪饮食引起的小鼠附睾脂肪组织蛋白质组变化的研究
肥胖是目前全球性的普遍现象。由于过去缺乏有效的高通量技术手段限制了附睾组织的蛋白成分的研究,导致对其因衰老和高脂肪饮食引起的代谢和蛋白网络变化的认知非常有限。今天分享的文章,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改进,采用了多组TMT共20个
2018-02-27
PNAS:端粒长度检测可筛查短端粒相关的疾病风险
一直有研究认为,寿命其实早已被写进我们的DNA里,而且从刚出生就能看到这些信息。染色体末端的小“帽子”端粒常被认为是细胞年龄的写照,端粒越长细胞衰老程度越低。且先不说端粒长度是否真的代表着寿命长短,最近,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医生和科学家们发现,检测端粒长度,或可以帮助识别那些罹患与短端粒相关的疾病风险增加的人群。
端粒
寿命
2018-03-03
不容低估的中国癌症趋势
从癌症大数据中清晰可见,中国癌症发病死亡情况及趋势。癌症防控有赖于人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数据,来制定、执行政策和评估政策的有效性。
中国
癌症
2018-03-04
最新青春期标准:10岁到……24岁?
科学家说,尽管人们以前认为青春期在19岁就结束了,现在青春期的定义已经是10岁到24岁了。现在的年轻人受教育时间更长,同时也推迟了结婚和为人父母的时间,这一系列的变化都让大众对于成年开始的感知更加推后了。
青春期
发育
生育
2018-03-03
Nature:数据可视化可提高科研成果的可重复性
当Benjamin Delory开始撰写关于一种量化植物形态的新方法的论文时,他意识到其中一个图可能很难说明他要表达的东西。他在该论文中提出了一个“永久性条码”(persistence barcode)的方法来描述植物根系的分支结构。问题是该如何具体说明这一方法。
Nature
科研
可重复性
2018-03-05
中科院等发现调控单核/巨噬细胞发育的新分子机制
单核/巨噬细胞作为固有免疫细胞,在机体抗感染免疫及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调控单核/巨噬细胞发育成熟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晰。
中科院
巨噬细胞
2018-02-28
药丸也智能
智能药丸是指内含有像“微型相机”一样的传感器,能自主在患者体内释放药物成分并通过信号反馈给患者的药剂。
2018-02-27
2018开年大餐,我们教你如何炼成Hi-C辅助组装的“陈独秀”
回望2017年,在不胜枚举的已发表基因组文章中,Hi-C辅助组装已然在基因组组装中承担起无可替代的作用——辅助基因组组装至染色体水平。据不完全统计的基因组文章来看,Hi-C辅助组装已成为基因组辅助组装的经典方法。2018伊始,你的基因组组装
2018-02-27
帕金森病中细胞为什么死亡?科学家找到了原因 | Nature子刊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运动障碍。近日,圭尔夫大学(University of Guelph)的一位研究人员发现了该病中神经细胞死亡背后的因素之一,或可以减缓这种致命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进展。
帕金森
神经细胞
2018-03-01
首页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690
691
692
下一页
末页
共
3899
页
38985
条
热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