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week| 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

    199名学者获2018年国家杰青;2018年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综合评议名单出炉……过去一周发生了什么
    2018-11-26
  • 癌症会传染吗?小学生癌症康复回校遭歧视

    近日,福建惠安的周先生称儿子在小学遭遇歧视,肿瘤化疗却被传言得了传染病。孩子不仅被安排坐在最后一排,语文老师还连续四次不让孩子考试。 恶性肿瘤的发病,根本原因上来说是自身的基因突变,造成细胞恶性的异常增殖改变,是自身细胞水平的问题。从
    2018-11-26
  • 前列腺癌怎么检查出来?这种血液PSA检测来帮你

    近日,美国领先的预防医学小组修订了前列腺癌筛查指南,建议更多男性接受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血液检测。 前列腺癌在40岁以下的男性中很罕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到50岁患病几率就会显著增加。美国癌症协会称(ACS),大约有1/6的前列
    2018-11-26
  • 癌症免疫疗法二代PD-1药物M7824有望国内上市

    今年下半年,明星抗癌免疫药物“OK药”(Opdivo纳武利尤单抗、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接连在国内上市,填补了肿瘤免疫治疗的空白。 O药、K药都属于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原理是通过抗体结合免疫抑制分子,重新激活免疫细胞
    2018-11-26
  • 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

    11月26日,据人民网报道,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
    2018-11-26
  • 地震云和动物感知能预测地震吗?

    地震预测一直是大难题,若能破解就可以挽救成百上千万人的性命。因此,许多专家学者纷纷对大地震发生近几天的状况进行研究,其中地震云在民间的“声望”应该是最高的,此外,部分动物在地震前也表现出异常行为,那么,究竟这两者能否准确预测地震来临呢?
    2018-11-26
  • 生物探索 | 冯仁丰:把临床实验室视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自上海的冯仁丰教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检验医学老前辈,也是无数检验医学工作者热爱和敬重的老师。
    2018-11-26
  • 首张人类早期胎盘细胞图谱发表,可推进问题妊娠的研究| Science子刊

    对于孕妇而言,没有什么比尽早知道妊娠期的状况更重要的了。然而事实是,迄今为止的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妊娠后期,对于像先兆子痫和早产这种通常发生在妊娠中期或晚期的并发症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在近日的一项新研究中,科学家们首次详细描述了孕早期胎儿和母体细胞。他们认为,这一成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各种妊娠并发症提供参考。
    2018-11-26
  • 2018神经科学领域全球交易纵览及趋势

    神经疾病,特别是那些具有高社会负担和经济负担的疾病,虽然疾病控制仍旧不尽如人意,但还是吸引了大多数投资神经科学领域的投资。最近,制药公司和医疗器械公司的合作带给了大家通过持续监控和数字化生物标志物更好地了解这些疾病的希望。其他技术尽管还处在早期阶段,但也有潜力将生物疗法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因此能够获得较高的交易价。
    2018-11-26
  • 杆状病毒载体表达系统在基因治疗上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杆状病毒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病毒基因组改造使其成为杆状病毒载体表达系统,可广泛应用于蛋白生产。由于杆状病毒不会刺激哺乳动物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也不会对它们造成功能性的损伤,这些特性使其成为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基因治疗载体,给肿瘤治疗
    2018-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