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基因编辑婴儿:科研伦理的高压线不容碰触

    11月26日,中国遗传学会基因编辑研究分会联合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干细胞生物学分会发表了《关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声明》,声明称,科研伦理的高压线不容碰触。
    2018-11-27
  • 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已启动对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伦理问题的调查

    针对首例基因编辑人类胚胎,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已启动对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伦理问题的调查!
    2018-11-26
  • 【声明】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今年2月已停薪留职

    关于首例基因婴儿,南方科技大学发表声明称,11月26日,有媒体报道贺建奎副教授(已于2018年2月1日停薪留职,离职期为2018年2月—2021年1月)对人体胚胎进行了基因编辑研究,我校深表震惊。
    2018-11-26
  • 中国科学家针对基因编辑发表联署声明

    根据中外媒体报道,11月26日,来自中国深圳的一组学者向外界公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对此,一些中国科学家发表联署声明,对于在现阶段不经严格伦理和安全性审查,贸然尝试做可遗传的人体胚胎基因编辑的任何尝试,表示坚决反对,强烈谴责。
    2018-11-26
  • 基因编辑让婴儿免疫艾滋病:意义不大,代价却很大

    11月26日,全世界都被一则“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消息给震撼了。在科学界,尤其是基因编辑领域,更是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2018-11-26
  • 这款失败的镇痛药却给癌症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近日,发表于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的一项研究表明,疼痛调节因子BH4可以调控T细胞的活动水平,为自身免疫疾病和癌症的治疗产生深远影响。有趣的是,研究团队历时多年发现的这条“免疫温控器”调节通路,却得益于一款曾经失败的镇痛药。
    2018-11-26
  • 利用"隐形眼镜"贴片治疗眼病 新加坡科学家是怎么做到的

    近日,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 Singapore)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隐形眼镜”贴片,这种贴片上覆盖有生物可降解的微型针,针内可加载药物,能以控释的方式将药物输送到眼睛里。在使用时,只需将贴片短暂而温和地压到眼球表面,就像戴隐形眼镜一样,之后含有药物的微型针会自行分离并停留在角膜中,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溶解并释放出所含的药物。
    2018-11-26
  • 一文初识“癌症之王”胰腺癌及其治疗药物发展现状

    提到胰腺癌,你会有怎样的感触?恶性?凶险?顽固堡垒?癌症之王?......的确,每当听到、看到周围的人罹患这种恶性肿瘤时,那种无力的感觉是非常强烈的。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往往已发生转移,局部晚期,不能行根治性切除,中位生存期短,5年生存率低……几乎让人看不到希望。不过,医药人员在这一领域的努力,以及治疗手段的不断调整,从未间断。笔者通过查询国内外指南及各大官网、数据库,总结本文,希望能够带您初识这一疾病及该领域治疗药物发展现状。
    2018-11-26
  • 雅培全新一代诊断产品在华上市

    拥有130年历史的医疗科技公司雅培今日宣布: 全新一代诊断产品——Alinity ci(即生化、免疫及整合系统)正式登陆中国,助力更多人因雅培的科技而改变人生。全新系统由更小、更快、更自动化的可扩展生化及免疫检测系统组成,能够帮助实验室和医院更及时、快速、 精准地提供诊断结果,全面优化医疗绩效,为患者治疗带来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2018-11-26
  • 默克西妥昔单抗一线治疗晚期头颈癌中国III期临床成功

    德国制药与化工企业默克近日在新加坡举行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大会(ESMO ASIA 2018)上公布了靶向抗癌药Erbitux(爱必妥,cetuximab,通用名:西妥昔单抗)与铂类化疗联合疗法(称为“EXTREME”方案)一线治疗复发性和/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R/M SCCHN)中国患者的III期临床研究CHANGE II的积极数据。
    2018-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