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生物院等发现抑制手足口病病毒EV71的活性化合物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彭涛课题组与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罗晓东课题组合作,通过对传统药用植物提取物进行抗病毒活性物质筛选,发现Chrysosplenetin和Penduletin对EV71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2011-10-06
  • 关键蛋白引起糖尿病患者肝脏中血糖的过量合成

    科学家试图发现能引起肝脏过量合成血糖的因素,如果这些途径被控制住,我们能够减少糖尿病患者体内异常的高血糖水平。
    2011-09-30
  • 北美绿蜥蜴基因组公布 为鸟类起源提供新线索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公布了北美绿蜥蜴的基因组框架图,这是第一个被测序的爬行动物,它的测序结果有助于人们了解羊膜动物的进化。
    2011-10-02
  • 全球变暖导致动物疯狂迁徙

    因为全球气候变暖,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多起动物迁徙的情况。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数据,现在发现有大概2000种的动物正在远离赤道,平均每天超过15英尺的速度想北方前进,速度差不多每年一英里。也有一些品种的动物开始向山上前进,选择避暑方式,不过速度相对较慢,平均每年4英尺。
    2011-10-06
  • 秘鲁发现八百年前儿童骸骨 生前或为祭品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在秘鲁胡安查奎托(Huanchaquito)附近沙丘的一个浅显的墓穴中,考古学家发现了42具儿童骸骨。研究人员认为杀死这些儿童是契姆文化一种宗教仪式的一部分。
    2011-09-30
  • “天宫一号”将助力生物研究

    “天宫一号”的发射也值得生物医药及植物学研究领域人士的关注。
    2011-09-30
  • 2011年生命科学领域诺贝尔奖花落谁家?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将如期而至,今年在生命科学相关领域有哪些科学家有实力冲刺诺贝尔奖桂冠呢?
    2011-10-01
  • 2011年度搞笑诺贝尔奖新鲜出炉

    搞笑诺贝尔奖(The Ig Nobel Prizes)是在美国举行的一项年度奖项,是对诺贝尔奖的搞笑模仿,一般在每年的10月初颁奖。其主要奖励那些“不同寻常”或者“细碎”的科学研究成果。
    2011-09-30
  • 回忆邓叔群先生在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室的日子

    我于1953年自广州华南农业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真菌植病研究室工作,导师是戴芳澜先生。1956年真菌植病研究室扩大成为应用真菌学研究所,1958年底与北京微生物研究室合并成为微生物研究所至今。戴先生 1973年逝世前一直担任各个时期的研究室主任或研究所所长。
    2011-09-30
  • 苔藓结皮影响干旱半干旱植被指数的稳定性

    植被指数是表征大尺度下陆地生态系统的最常用的,也是最重要的参数,所以得到准确的植被指数就显得至关重要。苔藓结皮在干旱半干旱区、极地和亚极地区分布广泛,且干、湿苔藓结皮光谱差异较大,这种差异在干湿交替频繁的干旱与半干旱区是否对区域植被指数产生影响?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国内外未见研究报
    201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