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生活中的杀手:致死性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的变异菌株依旧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尤其是最近源于德国的致死性H104:04型大肠杆菌的爆发,在整个欧洲都造成了恐慌。
    2011-10-12
  • Ⅱ型糖尿病患者肝病常被漏诊

    爱丁堡西部总医院的Rachel Williamson博士在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上报告了一项前瞻性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行常规肝功能检查(LFT)可能漏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2011-10-12
  • 两株海洋真菌的鉴定及其次级代谢产物抑制烟草花叶病毒及抗肿瘤活性

    【目的】通过对2株活性海洋真菌发酵产物提取物抑制烟草花叶病毒和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得到活性纯品化合物作为抗病毒及抗肿瘤的先导化合物奠定基础。【方法】菌株发酵产物的粗提物是通过甲醇浸取并在真空条件下蒸干得到的。粗提物中溶于水的部分为水溶性部分,不溶于水的部分为脂溶性部分。通
    2011-10-12
  • Flk1+间充质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的分化机制及临床应用关键技术的研究

    该课题在基础研究方面,系统研究了Flk1+间充质干细胞和白血病肿瘤干细胞的分化机制;于临床应用技术方面,进行了Flk1+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质量控制研究,从多种组织分离出分化潜能仅次于胚胎干细胞的Flk1+间充质干细胞(Flk1+MSCs),提出了“亚全能干细胞学说”的概念,认为亚全
    2011-10-12
  • 营养所在Ras信号通路调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Ras信号通路是膜受体信号向细胞内传递的重要途径。除了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外,Ras信号通路参与调控了细胞一系列的基本生物学活动,包括增殖、凋亡、分化和衰老等。Ras信号通路的调控相当复杂。
    2011-10-13
  • 苏州纳米所等发明microRNA表达谱的高通量非标记检测技术

    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李炯课题组与生物物理所阎锡蕴课题组合作,首次实现了高通量microRNA芯片的非标记检测,而其他芯片和测序技术需要数小时的手工操作才能完成标记,从而大幅度降低了检测的标记时间和成本。
    2011-10-13
  • 武汉物数所等在神经精神疾病病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研究中脑中多巴胺的调控不仅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大脑工作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也能为发展神经精神疾病病理及诊疗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2011-10-12
  • 顶级杂志Cell聚焦基因组测序癌症研究

    近年来基因组测序技术发展迅猛,为各种疾病的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窗口,比如癌症研究领域,就在新型测序技术的基础上获得了不少重要的成果,近期Cell,Nature Genetics等顶级刊物也发表了这方面的成果。
    2011-10-13
  • 人体血液蛋白吸附降低碳纳米管的细胞毒性

    他们在研究碳纳米管与血液相互作用过程与其毒理学效应机制时发现,当碳纳米管进入含有人血液蛋白的溶液中,人血液种的主要蛋白会在碳纳米管的表面进行竞争性吸附,形成不同外形的所谓“王冠”形状的蛋白-碳管复合物。
    2011-10-12
  • 乐观者的大脑“报喜不报忧”

    这种乐观确实是“天生”的,因为他们的大脑在处理信息时就有偏好,天然地“报喜不报忧”。
    201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