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鲸鱼化石被“僵尸虫”入侵

    在浩瀚的深海中,一旦鲸鱼死后落入海底,就会有成千上万的海洋有机生命体以鲸鱼尸体为家。这些“非法”的尸体入侵者被称为食骨蠕虫属。
    2011-11-02
  • 揭示不为人知的谜团:催眠术能否预测未来

    人处在催眠状态下最容易接受暗示,可以让他做出一些乃至最为暴戾的举动,因为那个时候,大脑、甚至身子开始身不由己。催眠术是怎么回事?科学家已对这一现象研究了150多年,但到底也没能弄清楚其真谛。
    2011-11-02
  • 人体干细胞有望制出“人造血”

    科学家利用干细胞制造人造血,两年内将在英国进行试验。进行该研究的科学家认为,这将改变输血的现状,避免医院血源枯竭,能够救助数千名在战场和车祸中受伤的生命。
    2011-11-02
  • 湖南“松鼠尾巴”女弃婴成功切除“尾巴”

    因背后长着一个长28厘米、宽20厘米、高10厘米,酷似“松鼠尾巴”的先天性肿瘤,出身仅一周后小莲被父母遗弃,后由民政部门收留,10月21日送至湖南省人民医院救治。
    2011-11-02
  • PNAS:快乐的老人往往寿命更长

    人们常认为心情好有利于健康,英国的一项有关老人精神状况的新研究对此提供了证据。调查显示,如果老人生活得相对更快乐,那么其生命延续的可能性往往更大。
    2011-11-02
  • 基因组医学时代的来临

    科学家们预言,基因组医学将进入到黄金的时代。近年来新一代测序技术和相关工具的不断开发和突破性的发展,标志着我们距离基因组的临床时代似乎已越来越近。
    2011-11-11
  • 精神分裂症有了分子诊断法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甘油、二十碳烯酸、β-羟基丁酸、丙酮酸和胱氨酸等代谢物明显表达异常,用这些物质建立疾病诊断模型可以准确诊断精神分裂症病人。
    2011-11-02
  • 抑癌基因编码蛋白的新作用位点:磷蛋白结合域

    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称他们发现抑癌基因BRCA1编码蛋白并非是像过去科学家们认为的那样借助于E3泛素连接酶活性,而是依赖于BRCT磷蛋白结合域发挥其肿瘤抑制功能。
    2011-11-02
  • 肾虚证内涵的HPAT轴分子网络调控研究

    该项目在原有的关于肾虚证本质研究的基础上,即课题组曾发现肾虚证与衰老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性腺、甲状腺等轴及免疫功能方面极相似,从而采用老年大鼠作为肾虚证模型,并引入生命科学“分子网络”这一符合系统生物学观点和中医理论特点的新认识,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淋巴细胞轴(HPAT轴
    2011-11-02
  • JAMA:低度饮酒与乳腺癌风险的小幅增加有关

    每周饮3至6杯酒精性饮料与乳腺癌风险的小幅增加有关,而在早期和后期成年阶段饮酒也都与该风险的增加有关。
    201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