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ure Biotech:斯坦福大学获得人类结肠癌异质性图谱

    近日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单细胞PCR微流体技术,并利用这一技术对数百个结肠癌细胞进行了单细胞基因表达分析,由此获得了人类结肠癌异质性图谱。
    2011-11-27
  • 用磁共振 “看清”肥胖

    卫生部北京医院放射科副主任陈敏教授率先应用磁共振对肥胖机制进行研究,观察不同体重者下丘脑对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反应。
    2011-11-27
  • 每天4杯咖啡 预防子宫内膜癌

    跟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每天4杯咖啡,能够帮助女性预防、远离子宫癌。
    2011-11-25
  • PNAS:中科院建议将ITS作为种子植物核心DNA条形码

    研究团队建议将ITS作为种子植物的核心DNA条形码(rbcL+matK +ITS),同时强调了利用多个样本取样和不同遗传方式的DNA片段开展植物DNA条形码研究的重要性。
    2011-11-25
  • 手指形成由增强子决定-非编码基因有大作用

    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和日内瓦大学的科学家们近日在新研究中破解了影响我们四肢形成的遗传机制,令人惊讶的是研究结果表明基因仅在其中发挥了次要作用,真正对手指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是7个协同作用调控基因表达活性的增强子。
    2011-11-28
  • 研究称章鱼有两个记忆系统 智商如2岁幼童

    聪明的章鱼能够用触手打开瓶盖,以获取瓶子里的食物 聪明的章鱼可以把身子蜷缩在椰子壳里,用它作为自己的“保护伞”。
    2011-11-25
  • DNA条码:COI基因给物种一张“身份证”

    黑白纹相间的条形码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在超市的收银台随处可见。8年前,生物学家也研发出他们自己的条形码,同样用于身份识别,但这种条形码并不是印在物品上,而是存在于所研究的动植物DNA中。
    2011-11-26
  • 非洲爪蟾战斗力受雌性影响-动物也有“面子”问题

    雄性之间的竞争策略可根据雌性的态度而转变,从而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女性在场时男性比较要面子这一问题的生物学基础。
    2011-11-26
  • 雌蜥蜴二次择偶变挑剔-倾心基因多样性高的伴侣

    根据本月在《行为过程》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起初,雌性蜥蜴几乎会和任何雄性蜥蜴交配。但是,到第二次择偶时,一些雌性蜥蜴更喜欢挑选那些具有多种基因的雄性蜥蜴。
    2011-11-27
  • 美解开癌细胞低氧低糖时如何合成脂肪分裂难题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癌细胞在低氧和低葡萄糖的环境下,可利用其他代谢途径来合成脂肪。这一新发现有助于开发新的癌症治疗手段。该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201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