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ure:新研究发现确保DNA正确转录方向的机制

    DNA链开始转录时是双向进行的,随后上游RNA转录会被停止。MIT科学家的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了停止上游非编码序列转录的机制:一是在上游存在高密度的聚腺苷酸化信号序列,指示转录停止;二是细胞因子U1 snRNP在上游序列转录提前终止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3-06-25
  • 500万年前的两个基因突变引发进化飞跃

    进化,有时可能不是缓慢进行的而是跳跃着发生的。芝加哥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复活古代基因和模拟基因进化过程中的DNA变化,发现500万年前的两个关键的基因突变引发了一场激素革命,这两个突变为一些激素在如今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基础。这项研究结果6月24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
    2013-06-25
  • 5月份以来生物信息学最新进展简报

    生物信息学领域最新进展包括临床测序试验协议、ALS数据的贡献、NGS开发程序和新的高性能存储方案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Metabiomics和Kindstar Global合作致力于开发对结肠息肉瘤和大肠癌的无创检测。
    2013-06-24
  • 最新研究发现基因组三维结构可以决定基因表达

    近年来,基因组的三维结构研究是基因组学和遗传学领域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之一。最近,澳大利亚和美国科学家在对基因组的三维结构已有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见解。研究表明基因组通过折叠可以调控基因的表达,这一发现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发表。
    2013-06-24
  • 最先进的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系统也有脱靶效应

    科学家利用CRISPR-Cas系统可对多种来源的细胞进行基因组编辑。其中CRISPR-Cas RGN是一种组成较简单的CRISPR-Cas系统,简单易用且特异性高。但一项新的研究发现CRISPR-Cas RGN在人类细胞中也会导致脱靶突变。
    2013-06-24
  • 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发出3D肿瘤模型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人员于近日开发出一款3D肿瘤模型,该模型相比较传统的2D细胞培养系统,能够模仿体内微环境从而更好的跟踪药物治疗进展。
    2013-06-24
  • 科学家构建出首个超精度3D脑图

    科学家通过数字技术构建出史上第一个超高精度的3D脑图,为了解认知、语言、情绪及其他类似过程的神经生物学基础铺平了道路,它也将能帮助科学家更好地认识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疾病的病理,并为药物研发提供有价值信息。
    2013-06-22
  • 周琪:干细胞研究要提前考虑伦理问题

    在中国科学院举行的《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研究报告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周琪提到了对干细胞研究领域未来的担忧和顾虑,包括新的生物技术对伦理的冲击,他认为对于干细胞研究应该有个更前瞻的思考和思路。
    2013-06-22
  • 日本科学家用基因工程蚕生产发光服装

    日本科学家用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蚕生产出有色荧光丝,已被开始应用于纺织,其中包括世界著名婚纱设计师桂由美设计的婚纱。
    2013-06-23
  • 6月21日Science杂志精选

    6月21日Science杂志精选:亲密伴侣暴力的全球及区域性发生率;现有的一个3维版本的超高分辨率大脑;为口味和营养而驯服农作物;建设更好城市的公式。
    2013-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