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enome Med:怀孕期间母亲高脂肪饮食或可影响婴儿肠道的微生物组

    母亲在怀孕期间的饮食会影响“寄居”在婴儿肠道中的微生物群落—微生物组。
    2016-08-12
  • GEN: 微生物研究的3大主旋律(大脑、肠道、免疫系统)

    如果说哲学注重的3要素分别是“思想、身体和灵魂”,那么“大脑、肠道、免疫系统”则应该是人体微生物学研究的3大方向。肥胖、营养不良、抑郁症、多发性硬化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众多疾病都与微生物系统存在着关联。
    2016-08-14
  • 晚期结直肠癌新型复方口服药-Lonsurf

    新型复方口服药Lonsurf(trifluridine and tipiracil)获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早晨和傍晚用完餐后1小时内服用Lonsurf。可能发生胎儿危害。忠告妇女对胎儿潜在风险。常见不良反应是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虚弱/疲乏。
    2016-08-11
  • 2016第二届上海国际糖酒商品交易会

    展览时间:2016年12月14日-16日 展览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中国(浦东新区龙阳路2345号)
    2016-08-11
  • 季节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绪影响

    当气候变得越来越温暖,大多数人的情绪也变得明朗热情。然而,对于两个孩子的妈妈,31岁的Gemma Adams来说,夏季是无法忍受的时节。
    2016-08-12
  • 马善被人骑?不,它们可能是基因突变了!

    近日,发表于Current Biology上的一项研究表示,在一千年前突变的一种基因使马有“缓行”的能力,因而更容易被人类骑乘。
    2016-08-14
  • NEJM重磅成果!山大陈子江团队首次证明冻存胚胎移植活产率更高

    8月11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刊登了陈子江教授课题组的重大研究突破,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了与移植新鲜胚胎相比,胚胎冻存后移植可带来较高的活产率,这标志着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治疗研究在国际上取得重大突破。
    2016-08-12
  • 二甲双胍,为何“疗效”不同?

    在过去的50年里,二甲双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那么,作为最常用的降糖药之一,二甲双胍为何对不同的患者产生的疗效不同呢?近日,发表在Nature子刊上的一项研究找到了造成这一差异背后的关键原因。
    2016-08-16
  • 专访 | “中国新生儿基因组计划”正式起航,5年内开展10万例新生儿基因检测

    8月7日,中国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分会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发起了“中国新生儿基因组计划”,将在未来的5年内开展10万例样本的新生儿基因检测。那么这到底是个怎样的计划?主要针对哪些新生儿人群?哪些机构可以参加?对此,生物探索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周文浩副院长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双聘PI夏凡教授。
    2016-08-15
  •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IgE检测及临床意义

    免疫球蛋白E(IgE)的增高主要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及脏原性疾病,作用机理也较为明确而各类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IgE的变化如何目前国内外报道的较少
    2016-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