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脑袋大,是因为我们喜欢评价他人

    科学家们一直想知道为什么人类经常会无私奉献,或为什么我们想去帮助毫无关系的陌生人。显然,作为一个物种,其他人的想法对我们很重要。这也影响到了我们大脑的大小。
    2016-08-16
  • 干细胞疗法真的可以治疗多发性硬化症吗?

    近日,据每日邮报(Daily Mail)报道,在进行造血干细胞(Haematopoietic Stem Cells)治疗后数天后,多发性硬化症(MS,Multiple sclerosis)患者Eric Thompson从轮椅上站了起来,并且能够正常走路了。Thompson所接受的这种疗法名为自身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法(AHSCT)。
    2016-08-16
  • 诺奖得主Science解析癌症相关通道

    一种特定类型的钾通道Eag1被发现存在于一些细胞类型:大脑的神经元,生成肌纤维的胚胎细胞,和一些肿瘤细胞中——人们认为在那里Eag1发挥了一种促癌作用。然而目前尚不清楚Eag1与其他钾通道的差异,或它的确切作用机制。洛克菲勒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朝着答案迈出了第一步,他们确定了Eag1的结构。
    2016-08-16
  • 哈佛学者发现瘦素增敏剂,分子靶标未知是多大风险?

    这一期的《自然医药》杂志发表了哈佛大学小组的一篇文章,报道他们新发现的一个小鼠减肥药物,天然产物Withaferin。但有一个重要问题,这个化合物的分子靶点未知。这是否是个值得继续投入的减肥项目呢?
    2016-08-16
  • 基因检测可以测出孩子的“洪荒之力”?别被忽悠了

    第一财经近期推出专栏“基因涛略”,科普基因测序技术,勾勒基因测序行业版图,记录精准医疗的发展。
    2016-08-16
  • 真相:吗丁啉会引发心脏骤停和猝死,是真的吗?

    很多人胃部不适找吗丁啉帮忙。然而这几天一则《这个药在美国是非法药物,中国人居然把它当成常备药》引爆了朋友圈,文中直指吗丁啉有巨大的副作用,能够引起心脏疾病,美国根本没有上市,多国也严加看管,而中国却作为非处方药可以使用。那么吗丁啉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2016-08-16
  • 烧烤食物,会让我们患癌吗?

    当天然的氨基酸天冬酰胺和一些天然的碳水化合物发生反应时就会形成丙烯酰胺分子,但我们在未烹饪或熟制食物中却找不到丙烯酰胺的踪迹,牛奶、肉制品和鱼肉制品中往往含有较少的丙烯酰胺分子,而且是否含有丙烯酰胺同食物是否有机还是无机并无关联,而是跟食物依赖的烹饪方式有关;当然在人们吸烟过程中也会产生丙烯酰胺。
    2016-08-16
  • Cell惊人发现:不容忽视的激素

    Salk研究所的科学家在8月11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发布了一项新研究,揭示出了通常被忽视的小分子:红花菜豆酸一种意外的作用,红花菜豆酸在历史上一直被视作是植物中的一种无活性的副产物——是代谢的一个尽头。新研究发现表明,红花菜豆酸和它的受体有可能共同进化变得对抗旱性和其他生存性状至关重要。
    2016-08-16
  • Nature:科学家试图从“社交狂热”病中寻找人脑社交机制

    8月10日,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构建了一种罕见遗传病——威廉氏综合症的体外模型,试图为人类大脑社交功能中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提供新的见解。
    2016-08-15
  • 威斯腾生物、高圣医药祝贺武汉协和医院心内实验室、医院肿瘤中心拓展活动圆

    高圣医药是一家以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的全球型全方位药物研发、生物医药创新成果转化服务公司,总部设立于重庆九龙坡区高科创业园。高圣医药是集生物分子靶向国际原创新药研发、生物医药产业孵化、科研技术转移、科研成果转化、临床前实验、临床实验、体外分子诊断、石墨烯纳米新型材料研究于一体的生物医药高科技公司,同时是“中国医药企业发展促进会”理事会理事单位。
    2016-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