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米阵列可“嗅出”多种疾病

    在现代医学实验室技术面世之前,“闻”是医生诊断某些疾病的一种手段。据美国化学学会《纳米》杂志报道,以色列研究人员鉴别出每种疾病独特的“呼吸印记”,并利用该信息设计出通过筛选呼吸样本对多种疾病进行分类和诊断的纳米传感器阵列。
    2016-12-26
  • 纳米探针让肿瘤组织现形

    英国《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近日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描述了一种进入肿瘤后发出荧光的纳米探针,可在癌症手术时作为通用显像剂。研究团队在小鼠实验中成功使用了这种类似晶体管的探针,并发现其能标记出直径小于1毫米的肿瘤结。
    2016-12-25
  • 微生物区系分布同动植物一致

    12月21日,英国《自然通讯》杂志发表了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王建军、沈吉等的论文《富营养化程度改变温度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联:来自大空间尺度生态学实验的证据》。“我们首次证明微生物同样具有沿着温度梯度分布的生物区系,与经典的动植物生物区系分布相一致。”王建军表示。
    2016-12-24
  • 【同期两篇Science】基因筛查显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被低估

    Science上在12月23日刊登了两篇文章,美国Geisinger-RGC合作进行的第一篇文章发现一种称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致命遗传性疾病,在诊断和治疗都被低估。Geisinger-RGC的被称为DiscovEHR的另一个合作研究描述了第一个50726的成人参与者的基因组测序和分析,来筛查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2016-12-26
  • Cell子刊:为什么“光”可以调控你的生物钟,而“热”却不能?

    自然界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存在节律现象。在哺乳动物的大脑中有一个生物节律的起搏器,它位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近日,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小组通过小鼠实验,阐明了SCN的细胞簇如何控制睡眠,并将光-暗信号传递给全身。这一研究发表于12月22日的Current Biology杂志上。
    2016-12-26
  • 真正的强心针!科学家首次利用成人干细胞修复新生儿心脏

    11月28日,在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的手术室中,一个仅仅4个月大的小男孩儿Josue,躺在手术台上,接受了他人生的第二次手术 。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的Sunjay Kaushal博士和Si M. Pham医生给他的心脏中注射了干细胞,希望能帮助这个患有先天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hypoplastic left heart syndrome,HLHS)的孩子更好地“活下去”。
    2016-12-25
  • 华人学者:癌细胞的“变身”可促进肿瘤的生长

    由于恶性肿瘤在体内扩散的较快,所以它们需要不断提供血液供应,来传递供它们生长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现在, 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UF)带领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确定了一些肿瘤是如何增强自身血液供应的。
    2016-12-24
  • Nature:2016最新!661个药物靶点一览

    近日发表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上的一篇文章总结了2016人类蛋白靶点的全新“景观图”,共计661个靶点。
    2016-12-26
  • 威斯腾生物走进科室系列讲座安徽•合肥站回顾&后续讲座预告

    威斯腾生物2016走进科室系列讲座走出重庆——第一站安徽•合肥,ChIP染色质免疫共沉淀专场主题讲座,于昨日上午开始分别在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立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彩开展,为大家送上了特殊的冬至礼物。
    2016-12-22
  • 隐球菌性脑膜炎——神经专科视频会诊

    出席本次专科视频会诊的是美国神经内科专家Dr.Kenneth Martinez(肯尼斯.马丁内斯博士),他拥有美国精神科学与神经科学委员会认证的专科医师资格,在神经系统疾病领域具备丰富的科研和专科临床经验。
    2016-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