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研究
产业动态
人物访谈
活动发布
首页
/
技术研究
/
全部
基因治疗
免疫治疗
基因检测
COVID-19
靶向疗法
AI
精准医学
生物工艺
没有自信怎么办?机器帮你奖励大脑提升自信心
据国外媒体报道,人如果没有自信怎么办?许多人可能会自然想到鼓励和刺激的办法,但能否见效则因人因事而异。不过,日本京都国际电气通信先进技术研究所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近日发明出一种技术,可以让人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提升自信心。
自信
大脑
神经
2016-12-24
人类细胞竟能“吞噬”纳米线 有助开发全新给药机制与生物电疗法
硅纳米线和人类细胞同处一“室”,竟被细胞“吞噬”!据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光谱》杂志网站近日报道,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将人体内皮细胞与硅纳米线放在同一个培养皿中,利用电子显微镜和特制光学成像工具,首次视频呈现“吞噬”细节。
纳米
细胞
2016-12-23
人类干细胞培育出3D微型大脑
据最新一期美国《细胞》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借助人类干细胞培育出一个3D“微型大脑”,并发现其在结构和功能上比目前广泛使用的2D模型更为接近真正的大脑。新模型将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大脑发育,以及阿尔茨海默氏症或精神分裂症等神经系统疾病。
干细胞
大脑
2016-12-23
身处嘈杂环境 如何谈笑风生?大脑听觉皮层可助增强语言感知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0日在线发表的两篇神经科学论文提出,人们能借助听觉皮层的快速动态变化,在嘈杂的环境中辨认出语句。
大脑
神经
听觉
2016-12-23
Nature:中国科学家揭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黄聿教授与天津医科大学朱毅教授的研究团队合作,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于2016年12月7日在Nature在线发表,并配有评论文章。该成果在预防和治疗血管炎症及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具有重大医学价值。
心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
机制
蛋白
2016-12-23
Cell子刊:中国团队用单细胞外显子组测序研究肾细胞癌
最近,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Jianlan医学研究所、深圳罗湖医院、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和诺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员,利用单细胞外显子组测序,将KCP、LOC440040和LOC440563突变确定为肾细胞癌干细胞中的驱动因子。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12月16日的《Cell Research》杂志。
单细胞
外显子
基因测序
肾细胞癌
2016-12-23
艾滋病新复方药3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终点
近日,英国制药公司ViiV Healthcare宣布其针对艾滋病的由两种药物组成的新复方药在3期临床试验中达到了主要终点,在接受了抗病毒疗法后病毒数量得到控制的患者中达到了与目前常用的三药或四药鸡尾酒疗法同样的疗效。
艾滋病
药物
鸡尾酒
2016-12-23
Nature:10000人最大研究!“超重”改变DNA甲基化
上周,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涉及上万人的大型研究证实,BMI(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过高会导致基因组中近200个位点发生表观遗传学改变,影响基因表达。
Nature
DNA
甲基化
2016-12-27
PNAS:为什么总想吃肉,是自卑感在作祟
为何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更容易肥胖?最近,研究人员发现社会地位低下带来的自卑感会刺激人的食欲,尤其是对高脂肪食物的欲望。作者表示,心理和生理食欲调节系统可能对社会地位很敏感,因而在努力减小社会经济梯度时,还需要重视因社会地位而滋生的心理问题。
脂肪
肥胖
2016-12-23
盘点2016年心脏病领域研究进展:聚焦CVD预防、早期诊断及优化治疗
心血管疾病(CVD)已成为全球头号“健康杀手”。2016年,研究人员已在心脏病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使得我们能更好开发出预防、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策略。
心脏病
研究
进展
2016-12-29
首页
1121
1122
1123
1124
1125
1126
1127
1128
1129
下一页
末页
共
3899
页
38985
条
热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