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ure封面重磅:人工智能一出马,人类医生就败下阵来

    皮肤癌是人类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皮肤癌与往往因为与痣长得过于相像,而被忽略。等到病情恶化时,则已经为时过晚。上周,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给我们提供了一项方便的工具。而它的背后,则是现在火爆得不行的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
    2017-02-14
  • 人工智能诊断皮肤癌准确率达91%,未来手机当医生不是梦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身上的一颗痣变得有些奇怪,你会怎么做?虽然这可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但很多人因为工作忙、去医院不便等种种原因,往往不会及时去检查。现在,人工智能为这个问题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在未来,我们或许可以在手机上下载一个APP,开个摄像头让机器医生帮我们看一看,这是不是皮肤癌的早期症状。
    2017-02-10
  • 用AI筛查罕见病,几位年轻的中国医生和科学家做到了!

    在罕见病的筛查和辅助诊断中能否应用人工智能呢?受到2015年谷歌DeepMind发表论文的启发,中国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80后眼科医生林浩添和他的同事萌生出想要创建一个人工智能平台来挖掘他们在先天性白内障的临床数据,进而达到筛查和辅助诊断的目的。
    2017-02-07
  • 人工智能会和医生“对局”吗

    2016年,人工智能这个名词赚足了眼球。那么,这个出现在大街小巷,颠覆了无数人价值观念的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呢?在健康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取得了哪些成绩,又面临怎样的挑战呢?
    2017-01-16
  • 王俊想用AI进军个性化医疗服务,致力于比竞争对手更快

    中国最引人注目的生物技术公司之一兑现了一项似乎是异想天开的承诺:依靠人工智能(AI),发起一场健保服务革命。1月5日,在碳云智能公司主办的数字生命发布会上,创始人王俊宣布,这家位于深圳的公司已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七家技术公司结成联盟,这些公司擅长收集不同类型的健康数据。
    2017-01-14
  • 【你该知道】减少10%的盐摄取量,可以带来好处

    我们可能不知道:大多数人每日的盐摄取量都超标。最新研究表明,减少10%的盐摄取量(相当于每天少吃一包薯片)可以降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患病概率,延长寿命。如果这一举措推广成全球性政策,将可以显著降低医疗成本。
    2017-01-30
  • 刘海涛首谈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发展瓶颈在于人的大脑

    国家973物联网首席科学家、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感知集团董事长刘海涛在接受专访时指出,人工智能一直在仿真人的大脑,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瓶颈和极限也在于人的大脑,人类设计出来的东西怎么可能突破人类大脑?
    2017-01-11
  • JAMA子刊:一周即便运动一次,也是好滴!

    锻炼有益健康,它能够显著降低慢性疾病和过早死亡。那么,是每天运动好还是每周一次好呢?近期,JAMA子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发表一篇文章揭示,相比于不运动,即便每周锻炼一次,也会降低30%的死亡风险。
    2017-01-15
  • 我们能打开人工智能的黑箱吗?| Nature长文

    历史上第一个人工神经网络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初,几乎与有能力执行算法的计算机同时产生。人工神经网络的思路是模拟排列成不同层次的小计算单元(也就是“神经元”),与大量数字“突触”相连。底层的单元会收集外部数据,比如图像中的像素,然后将信息传递给下一层次中的单元(可能是其中一些,也可能是全部)。
    2017-01-07
  • 为治疗自己的癌症,她带来了造福卵巢癌患者的人工智能

    雪莉·佩克(Shirley Pepke)是加州理工学院的一名计算生物学家。和大部分科研人员一样,发表学术论文对雪莉来说是家常便饭。但她即将在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却显得有些特别。这项关于卵巢癌治疗的发现,首个应用对象正是她本人。
    201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