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业专家:科学饮奶可有效避免“乳糖不耐症”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饮用牛奶之后会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因此对喝牛奶心存疑虑。知名乳业专家、中国奶业协会乳品工业委员会副主任顾佳升26日表示,这些症状被称为“乳糖不耐症”,可以通过科学的饮奶方式有效避免。 顾佳升解释说,“乳糖不耐症”也称“乳糖不消化症”。牛奶中所含的乳糖
    2011-04-27
  • 重庆警方向不安全食品宣战 像打黑一样打击食品安全犯罪

    昨日上午,重庆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全面启动打击食药品安全犯罪百日专项行动。即日起至7月31日,警方集约包括刑侦、经侦、治安、网监等多警种在内的上万警力,向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正式宣战,并表示,“像打黑除恶一样打好食品药品犯罪专项攻坚战!” 警方为何向食药品安全犯罪宣战? 为全
    2011-04-27
  • 黑心老板贴配方工人照单做 工业盐加色素制假名牌酱

    “墨汁粉条”、“魔法牛肉”、“毒豆芽”这些有毒食品近日不断曝光。昨日,记者又获悉一个制造“毒酱油”的团伙被查获的案情。 3名男子因涉嫌用工业盐加色素等原料,在地下作坊大量制作假冒的“家乐”浓缩鸡汁及“龟甲万”酱油等名牌酱料,近日被广州市天河区检察院以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批准逮捕。
    2011-04-26
  • 卫生部公布25种可能违法添加物暂无检测方法

    非食用物质及食品添加剂“黑名单”还有待完善 卫生部近日重新汇总发布《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同时公布相应检测方法。不过记者查询发现,相当部分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或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暂缺。食品安全专家表示,检测方法还会继续完善,不过
    2011-04-25
  • 严打非法添加剂 还需添加责与能

    最近曝出的双汇瘦肉精、“牛肉膏”、“染色馒头”事件,其背后无不游荡着一个魅影非法使用或滥用食品添加剂。 国务院近日作出系列部署,严打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并强调,要“重典治乱”,加大惩处力度,让不法分子付出高昂代价。 要打击的,是非法和滥用添加剂 “面
    2011-04-25
  • 添加剂可将猪肉伪装成牛肉 专家称多吃可能致癌

    近日,安徽工商部门查获一种名为牛肉膏的添加剂,可让猪肉变“牛肉”。昨日,记者走访福州市场发现,这种牛肉膏在福州很多食品添加剂店都可买到。那么,这种添加剂究竟是什么东西做的?对人体有没有危害呢? 【走访市场】 “牛肉精膏”每罐45元 据媒体报道,近日,合肥工商部门发现市场上有
    2011-04-15
  • 揭秘鱿鱼丝烤鱼片 多数产品保质期“超标”

    近日,读者孟先生向本报记者报料称,其在广州多家连锁超市和高档商店购买了超过5000元的鱿鱼丝、烤鱼片等干制水产品,产品标准号为SC/T3302、SC/T3304和SC/T3204,商品包装上注明的保质期分别为12个月和2年。 即食干制水产品的保质期有这么长吗?记者检索发现,国家
    2011-04-20
  • 北京停售9种不合格食品 “久味赢”连上黑榜

    北京市工商局今天对9种不合格食品颁出“停售令”。这些食品中有6种都是牛板筋、牛筋、牛柳、牛肉等“牛”味零食。而上周刚有3个批次被下架的“久味赢”食品,今天又下架了两个批次。 本次下架食品中,有5款食品涉及食品添加剂中的甜味剂和食用合成色素检测项目不合格。涉及检测不合格的甜味剂品
    2011-04-20
  • 留意身边的染色食品 黑芝麻掉色要当心

    在食品外表越来越美观的同时,食品的天然性以及食用的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报教您几招区别日常生活中的染色食品。 如何鉴别橙子是否被染色 橙子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但现在市场上的橙子颜色越来越鲜艳,越来越好看,如何区别橙子的外观是天然的还是经过染色的,消费者一定要看仔细了
    2011-04-20
  • 卫生部:“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内外有别”说法不全面不科学

    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内外有别,比国外标准松”。卫生部新闻办公室4月21日称这种说法是不全面、不科学的。具体情况如下: 一、国际上各国的食品标准确实存在差异 食品安全是国际上普遍关注问题。为保护消费者健康,各国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食品消费及膳食结构的不同和
    201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