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关键分子,有望终结癌细胞的能量来源 | Cell子刊

    癌细胞贪婪消耗葡萄糖以确保能量供给的代谢特征称为“瓦博格效应”(Warburg Effect,WE)。很多科学家希望通过抑制瓦博格效应,阻断肿瘤细胞的供能过程。但是这一策略却鲜有成功。现在,来自于杜克大学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找到了影响WE效应的关键酶类,同时筛选到一个天然产物,有望切断癌细胞的能量来源。
    2017-09-18
  • 一天吃六顿更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

    根据最近的一项在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年度会议上展示的研究结果,对于II型糖尿病患者或血糖稳态调节发生紊乱的患者来说,每天进食六次相比传统的一日三餐更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2017-09-17
  • 英科学家首次培育出人类骨骼,将于2020年进行人体试验

    英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培育出人类骨骼,有望在不久的将来用于骨科医学。研究报告刊载于最新一期英国《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研究人员在报告中写道,将于2020年进行首项人体试验。
    2017-09-16
  • Science:华裔年轻女科学家发明能分拣货物的DNA机器人

    华裔女科学家钱璐璐的研究团队利用DNA制造出了一种新型的机器人,可以执行复杂的纳米机械任务——货物分拣。这种微型机器人在执行化学合成、药物运输上有着巨大应用潜力。相关文章发表在9月15日的Science上。
    2017-09-18
  • Nature子刊:热量限制为何能延长寿命?——让表观遗传漂变“减速”

    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表明禁食疗法或热量限制的健康益处。然而,这背后的生物学机制是什么,科学家们仍然不清楚。在9月14日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新文章中,科学家首次阐明伴随衰老的表观基因组变化速率与多个物种的寿命有关,而卡路里限制减缓了这一变化过程。
    2017-09-18
  • 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最新综述:终于水落石出的原子结构

    近期清华大学的施一公教授在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杂志上发文:The Spliceosome: A Protein-Directed Metalloribozyme,介绍了剪接体近期的重要进展,提供了外显子链接的新线索。
    2017-09-17
  • 学术新秀万蕊雪:未来女科学家之路,从接到导师施一公的一通电话开始

    学术大牛施一公的弟子、2016年清华研究生特奖获得者、中国科协2016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五位入选者之一、直博三年手握6篇一作Science……以上的关键词似乎每一个都足以让人的履历闪闪发光,但有这样一个女孩,她包揽了如上所有光环,还拿了清华大学第22届「学术新秀」荣誉。她就是万蕊雪。
    2017-09-18
  • CAR-T走向临床的5大重要进展

    不久前,CAR-T疗法CTL019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儿童和年轻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这一历史性的事件有望改变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年轻患者的治疗范本。
    2017-09-17
  • 这一饮食只要8周就能逆转糖尿病

    Taylor教授表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好消息是,我们的研究表明,即使你已经有10年的病史,依然有可能通过移除胰腺中的脂肪逆转病情。目前,这只能通过大幅度减肥来实现。”
    2017-09-18
  • 除了对抗痴呆、降低癌症风险和死亡率,咖啡还能延缓糖尿病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咖啡好像并不只是一种提神醒脑的饮品这么简单,它们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具有多种潜在作用,包括保护心血管健康、对抗痴呆、降低癌症风险、降低死亡率等。近日,一项新研究证实,咖啡中的物质能够延缓小鼠糖尿病发生。
    2017-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