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研究
产业动态
人物访谈
活动发布
首页
/
技术研究
/
全部
基因治疗
免疫治疗
基因检测
COVID-19
靶向疗法
AI
精准医学
生物工艺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正式成立,饶毅为法人代表
3月22日,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标志着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建设工作全面启动。这既是落实中央关于设立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的战略部署,也是北京加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大脑
饶毅
2018-03-24
PNAS:这个基因突变后,你每天只需睡5小时!
充足的睡眠对身体和精神健康都是必不可少的。大多数人每晚需要约8-8.5小时的睡眠才能感觉良好。不过,科学家们发现,一种基因突变,能够使人每天只需睡5小时左右。那么,这背后的机制又是怎样的呢?
PNAS
基因
2018-03-25
专家警告!每天两罐苏打水心脏病风险增加两倍
苏打水的销量在持续下降,基于这一现象,近日,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对含糖饮料与人口死亡率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揭示出每天消耗24盎司含糖饮料的人死于心脏病的风险比饮用不到1盎司的人增加两倍。
心脏病
肥胖
2018-03-26
免疫治疗热点齐聚,事情搞起来~
现代人都“谈癌色变”。目前常用的癌症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都存在一定缺陷,多数患者仍然挣扎于病痛之中。近年来癌症治疗新增利器—免疫治疗,一举解决多项治疗难题。2018年初,业内十余位精准医学专家联合撰写了《Precisio
2018-03-22
更年期,使用激素替代疗法,可防止记忆丧失
以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应对更年期可能有益于大脑和防止记忆力减退。
2018-03-22
疾病咨询:年轻结直肠癌患者的遗传特性
结肠癌历来都被认为是一种老年疾病,但研究发现,有许多患者罹患结肠癌时年龄不到50岁。
2018-03-22
新发现!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因,与甲状腺激素水平低有关
慢性疲劳症候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特征是长时间的虚弱、疲劳甚至抑郁。早在12年前,医学专家就已经发现慢性疲劳症候群的存在,但发病原因一直未被找到,直至最近,科学家们终于有了新的突破。
疲劳
甲状腺激素
2018-03-23
一片药防“艾”为何少人问津?科学家破解最佳预防手段瓶颈
毫无疑问,每天服用药就可以减少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风险。尽管世界上有数百万人可以从中受益,但只有20万人采用了这种所谓的暴露前预防措施(PrEP),其中有75%在美国。这一差异是近日在美国年度艾滋病大会上痛苦讨论的焦点。
艾滋病
药物
2018-03-25
Sterisart®Septum 隔膜技术,无菌检测的新标准
Sterisart®Septum隔膜技术,专为取样而设计。作为一种无菌屏障,Sterisart®隔膜能够以安全无菌的方式将样品从封闭的无菌系统中转移出来,以便于您在需要时取样,或经过几天的培养后将样品传送到快速检测系统。
2018-03-22
酸处理虽不能重复小保的实验,但可以促进干细胞的多能性
3月15日,北京大学分子医学所汪阳明课题组在预印本杂志bioRxiv(没有同行评议的杂志)上发表了最新论文,揭示了酸度(pH)影响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表明,酸处理后可以阻止干细胞的分化并促进干细胞多能性的维持。
干细胞
多能性
2018-03-26
首页
665
666
667
668
669
670
671
672
673
下一页
末页
共
3899
页
38985
条
热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