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大学成功研发预防和清除艾滋病病毒新药物

    香港大学26日宣布,该校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抗体药物,能保护细胞不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和清除艾滋病病毒,并在小鼠身上成功进行实验。
    2018-05-01
  • 非环类维生素A可抑制MYCN的蛋白表达 防止肝细胞癌(HCC)的复发

    我国人口基数大,癌症病人数量多,而肝癌则是我们国家的国病,如果不幸处于终末期,即使选择外科手术切除,术后也难免复发,术后死亡率依然很高。2003有相关专家进行了AFP/HSP70重组蛋白表达载体抗人肝癌细胞免疫的实验研究,近期有研究发现非环
    2018-04-27
  • 分子生物学之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又称无细胞克隆技术,是分子诊断的技术之一,此项技术常应用于分子生物学服务,它是一种对特定的DNA片段在体外进行快速扩增的新方法,该方法一改传统分子克隆技术的模式
    2018-04-27
  • 送给头号玩家的“彩蛋”大解析

    一直以来lncRNA这个香饽饽,就如电影《头号玩家》中的“绿洲”般牢牢地吸引着众多科研玩家的目光,关于lncRNA也总有聊不完的话题。除大家耳熟能详的ceRNA研究套路外,还有系列神助攻来助力lncRNA玩家们装备与技能全方位升级,如甲基化
    2018-04-27
  • JAMA子刊:脑部褶皱告诉你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前通常产生焦虑、抑郁或睡眠问题等症状。但是,这些症状与许多其他精神健康状况重叠,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展成精神分裂症,因此,很难根据它们判断是否患病。现在,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中可能有一个特殊的“指纹”,通过分析这些大脑褶皱中的“指纹”可以帮助预测哪些有高风险精神分裂症的年轻人会继续患上这种疾病。
    2018-04-30
  • 灯光一照就不疼了,Nature子刊这项研究“亮”了

    持续一个月以上(以前为三个月或半年)的疼痛被称为慢性疼痛。也有人把这种病比喻为一种不死的癌症。目前,中国至少有一亿以上的人深受其害。近日,一项动物的早期研究表明,有朝一日只要轻轻点上一盏灯,或许就能减轻一些慢性疼痛病人的痛苦。
    2018-04-29
  • 《柳叶刀》:缩短12倍!“3分钟疗法”可有效治疗抑郁症

    4月28日,发表于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报道,在同类最大规模的研究中,一种“3分钟的大脑刺激疗法”被证明与“用于难以治疗的自闭症的标准37分钟疗法”一样有效。
    2018-04-28
  • Nature评论:体外培养的脑组织具有了意识,应该要受到人类一样的保护吗?

    体外培养皿培养的一小块人脑组织,也被称为微型、简化的脑部组织-脑类器官。它们的大小不会超过一粒豌豆,但引起17位著名的科学家、伦理学家和哲学家开始讨论意识本质和伦理问题。相关评论文章于4月26日在线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
    2018-05-01
  • 免疫细胞的衰老,主因是环境 | Cell揭示根源

    为什么年纪大了,免疫力会下降?为什么免疫系统的衰老速度会因人而异?为什么相比于遗传,环境对于免疫系统的影响程度更大?近期,科学家们通过分析单个细胞内染色质的差异,找到了回答这些问题的新线索。
    2018-04-28
  • 2项研究证实!吃黑巧克力可能有益健康

    “巧克力党”的福音!一项新研究表明,吃某些类型的黑巧克力可能对健康有益。具体来说,科学家们发现,吃含高浓度可可的黑巧克力对压力水平、炎症、情绪、记忆力和免疫力都有积极的影响。
    2018-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