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PR:褪黑激素受体MT2基因多态与日照密切相关

    褪黑激素通路是生物节律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之一,受环境日/夜周期影响。世界范围内不同的日照时长及相应的昼夜节律的自然选择作用很可能对褪黑激素通路的遗传多态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院士及香港中文大学邓亮生教授的共同指导下,博士研究生季林丹等研究人员对世界人
    2010-04-08
  • Nature Neurosci.:利用哺乳动物脑组织切片研究短时记忆

    神经生物学科学家通常将人类的记忆分为三类:陈述性记忆(declarative memory),如记忆某个特殊事件;程序性记忆(procedural memory),如学习弹钢琴或者灌篮;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如短时记忆一个电话号码等。 在一项即将发表于201
    2010-01-04
  • Neuron:神经突触在记忆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美国科学家认为,他们已经发现大脑形成记忆的机理。人们早就知道,神经元相接的地方――突触是大脑的信息交换和储存的关键。但是研究人员表示,现在他们已经弄明白突触这个地方的分子是如何加强记忆的。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神经元》(Neuron)杂志上,它或许有助于研发治疗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的
    2010-01-04
  • Science:可卡因影响脑伏核基因机制

    专题:Science报道 据1月8日的《科学》杂志报道说,在一项有助于解释药物成瘾的生物学基础的小鼠研究中,科研人员显示了可卡因是如何影响某些与伏核中基因的开与关有关的系统的。 伏核是脑中“奖励”回路中的一个关键性的中心。 人们已知可卡因成瘾会造成该环路中基因表达的持久性变化
    2010-01-08
  • PLoS Biology:成功验证神经细胞“液体计算(Liquid computing)”理论

    人脑工作的复杂程度远比我们以前认识的高。神经回路的信息处理过程中以前很少关注的是时间因素。关于神经细胞这一复杂网络是怎样工作的,奥地利Graz技术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们此前提出了“液体计算(Liquid computing)”理论,近期他们刚刚完成了该理论的第一次验证,并进一步破解
    2010-01-08
  • Science:BDNF基因变异会导致焦虑

    专题:Science报道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和老鼠身上具有相同的“焦虑”相关基因,表明实验室动物研究可以用来研究相关人类行为。这项研究结果可帮助科学家开发出新的临床药物,治疗人类的恐惧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焦虑症相关疾病。 据报道,研究者发现具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2010-01-21
  • PNAS:运动可刺激脑细胞生长增强记忆力

    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英国研究人员发现,加强体育锻炼不仅对身体健康大有好处,而且可以刺激脑细胞生长,增强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国家老龄问题研究所研究人员用小鼠做实验,试图研究运动与大脑机能的关系。实验鼠被
    2010-01-22
  • Nature:施用睾丸激素不会诱导负面社会行为

    专题:Nature报道 荷尔蒙已知调节动物之间的社会互动,其中睾丸激素传统上被认为诱导侵略性行为。虽然这种归类方式被外推到了人类(于是便会有“由睾丸激素刺激的”行为这样为人们所熟悉的概念),但睾丸激素是否真的能促进反社会行为则不清楚。 在一个讨价还价的博弈中,施用睾丸激素被发
    2010-01-22
  • BMC Genomics:3种激酶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相关

    美国转译遗传研究所(TGen)的一科学小组发现了3种可引发tao蛋白功能障碍的激酶(从高能供体分子转移磷酸基团到特定靶分子的酶),正是这3种激酶阻断了大脑细胞间的连接,进而导致了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记忆缺失问题。研究人员认为,该发现有助于开发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相关论文发表
    2010-01-22
  • 揭秘大脑的认识误区

    英国著名神经学家桑德拉•阿莫特和萨姆•王出版了一本专门介绍大脑的书,书中指出了人们对大脑认知的一些常见误区。
    2011-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