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研究
产业动态
人物访谈
活动发布
首页
/
技术研究
/
全部
基因治疗
免疫治疗
基因检测
COVID-19
靶向疗法
AI
精准医学
生物工艺
生物能源绿藻的遗传图谱
德州农工大学、肯塔基大学和东京大学的研究者正共同致力于能生产生物能源-烃油的绿藻的研究。虽然这一概念已不新颖,该研究团队正在尝试了解Botryococcus braunii的基因序列及家族进化史。Botryococcus braunii是一种能生产足够生物能源以满足当前运输能源需
2010-04-12
小麦新型抗叶锈病和条锈病基因密切关联
与 “Thatcher”类似的 “RL6077” 基因型小麦被公认为携带有Lr34/Yr18基因,该基因赋予小麦抗叶锈病和条锈病的成株植物抗性 (APR)。然而,在RL6077全基因序列中使用分子标记却无法寻找到该基因。 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Sybil A.
2010-12-01
中美科学家通过基因失与得变化揭示玉米杂交机制
由中国农业大学玉米中心、华大基因研究院、美国爱荷华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等单位合作的研究成果“基因丢失与获得的多态变化揭示玉米中的杂交优势的机制”近日在国际著名杂志《自然―遗传学》上发表。该研究报道了中国重要玉米骨干亲本的全基因组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插入/缺失多态性以及基因获得和缺失变
2010-11-29
我国完成世界首个普通野生稻全基因组框架图
经过历时一年的艰苦攻关,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高立志带领的植物种质资源、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团队,运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及高性能超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对野生稻全基因组测序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近日,他们已完成普通野生稻基因组高覆盖的序列测定、拼接和组装工作,并获得了普通野
2010-09-14
科学家有望培育出能抑制镉蓄积的水稻
日本冈山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一种能抑制重金属镉在稻米中蓄积的水稻基因,该基因能把从土壤中吸收的镉封闭在水稻根部细胞内。这一发现为培育难以蓄积镉的水稻品种开辟了道路。 镉在电镀和电池生产中应用广泛,但如果镉在人体内大量蓄积,会造成骨骼中的钙
2010-09-14
我国揭示三种野生稻群体遗传结构特征
历经10多年的艰苦攻关,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高立志研究组完成的中国三种野生稻的群体遗传学和保护遗传学研究成果通过云南省科技奖励办公室组织的专家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研究较全面地考察了我国三种野生稻的濒危状况,揭示了中国三种野生稻群体遗传结构特征,并深化了原生境保护和资
2010-09-01
Nature:在拟南芥中发现植物气孔发育诱导信号分子-气孔蛋白
作为植物叶子表皮组织与大气之间交换二氧化碳的门户,气孔是植物生理中的关键要素。因此,它们也是植物的遗传及环境调控的焦点,但此前一直没有发现气孔发育的正信号作用因子。现在,一种具有气孔诱导性质的蛋白已在拟南芥中被发现。 该蛋白被称为“气孔蛋白”(Stomagen),它是一种富含半胱
2010-01-17
杀虫剂阿特拉津能化学阉割雄蛙
根据一份报告,全世界最常用的杀虫剂阿特拉津(Atrazine)可能与两栖类的内分泌失调有关,而且可能对全世界两栖类物种的衰退有贡献。这种化学杀虫剂在欧盟被禁用,但是美国环保署在2006年得出结论说还没有足够的数据可以确定阿特拉津是否会影响到两栖类的发育。Tyrone Hayes及
2010-03-02
Plant Cell:三篇论文阐述花药发育机制
花药发育和花粉形成是植物完成世代交替的重要环节,认识植物花药发育和花粉形成的分子机理,对于提高人们对植物基本生命现象的认识以及作物杂交育种提高农业产量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虎年伊始,张大兵教授团队连续在植物科学领域顶级期刊《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发表了三篇研
2010-03-24
植物激素茉莉酸触发和控制花蜜生产
德国科学家发现,植物激素茉莉酸不仅可控制油菜花萌芽阶段的生长,还能激发花蜜生产。该研究对油菜的高产将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相关成果发表在近日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网络版上。 很久以来,人们都不清楚花朵是如何触发和控制花蜜生产的。现在,德国马普研究院的博士生拉迪卡文卡特桑
2010-04-05
首页
3771
3772
3773
3774
3775
3776
3777
3778
3779
下一页
末页
共
3899
页
38985
条
热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