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研究
产业动态
人物访谈
活动发布
首页
/
技术研究
/
全部
基因治疗
免疫治疗
基因检测
COVID-19
靶向疗法
AI
精准医学
生物工艺
Retrovirology:抗HIV1新型制剂研究的新进展
10月,国际学术杂志Retrovirology正式发表了上海巴斯德所研究人员关于有效捕获HIV-1包膜蛋白上瞬间暴露中和表位的研究成果。这项研究由周保罗研究员领导的“抗病毒免疫与遗传治疗”研究组与美国贝勒医学院合作完成。 如何设计免疫原使其诱导出针对HIV-1包膜蛋白的广谱中和抗
2010-11-05
Nature:肌浆球蛋白V的运动情况
肌浆球蛋白家族的运动蛋白在真核细胞中有很多重要功能,而且是基于肌动蛋白的运动的关键。我们对肌浆球蛋白作用机制的认识一直受阻于缺乏使我们能够对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动态同时进行观察的技术,但现在Kodera等人利用高速原子力显微镜(HS-AFM) 以前所未有的时间分辨率对沿肌动蛋白细丝运
2010-11-04
Cell:果蝇细胞中发现五种主要染色质类型
图片来源:cell.com 转录活性常染色质与受阻遏异染色质的染色质传统分类曾是一个有用的模型,但它应该进行升级,以适应人们日益增加的有关染色质功能域的知识。一项在果蝇中对与蛋白质有关的53种染色质进行的大规模综合性全基因组分析表明,染色质有五种主要类型;这些可以构成描述表观基
2010-11-04
Nature:穿孔素蛋白扮演了清道夫的角色
无赖细胞(rogue cell)也叫捣乱细胞,是入侵体内或不受控制的不良分子。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0月31日报道,澳大利亚和英国的一个联合研究小组发现,一种被称为穿孔素(Perforin)的蛋白质可在细胞膜上打孔,从而杀死体内的无赖细胞。他们发现的这种“刺杀”机制有助于研发提高
2010-11-02
EJI:干扰素调节因子调控胸腺细胞分化成熟的分子机制
10月27日,欧洲免疫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刘小龙研究组的研究论文“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4 regulates thymocyte differentiat
2010-11-02
PLoS ONE:阐述泛素链结合的协同效应模式
近日,美国PLoS ONE杂志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所胡红雨课题组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阐述了III型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症相关蛋白ataxin-3(AT3)中的串联泛素结合模体(ubiquitin-interaction motif,UIM)的构象变化和UIM与泛素链
2010-10-27
FASEB J.:RNA编辑酶在细胞分泌过程中的调控功能
最近美国《实验生物学联合会会刊》 (The FASEB Journal)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所刘勇研究组在RNA编辑与细胞分泌功能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最新进展―“Deficiency in RNA editing enzyme ADAR2 impairs regulated e
2010-10-26
Nature:复杂性的生物能学
自从第一个真核细胞在距今大约40亿年前从原核生物起源以来,原核生物几乎没有表现出要形成更大复杂性的倾向。 相比之下,真核细胞构成所有复杂多细胞生物的基础。所有真核细胞要么有线粒体,要么曾经有但后来失去了,所以线粒体和真核细胞的起源也许是同一事件。 为什么它如此有优势呢? Nick
2010-10-21
PNAS:视黄酸调控BMP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和生物学功能
近日,国际重要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景乃禾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视黄酸(RA)调控BMP信号通路活性的分子机制,及其在神经管发育过程中的调节作用。这项工作主要由博士研究生盛能印等在景乃禾研究员的指导下完成。 BMP信号是调控胚胎发
2010-10-20
Nat.Methods:大尺度鉴定miRNA靶点新方法问世
来自瑞士苏黎世大学分子生命科学研究所、苏黎世理工学院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所、苏黎世系统生理学和代谢疾病合作中心、瑞士弗雷德里希米歇尔生物医药研究所、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系、英国剑桥大学威康信托/英国格登癌症研究所及苏黎世大学理学院等多家研究单位发明的一种大尺度鉴定miRNA靶点新方
2010-10-20
首页
3751
3752
3753
3754
3755
3756
3757
3758
3759
下一页
末页
共
3899
页
38985
条
热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