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ience:从粘液菌多头绒泡菌生长找到灵感

    人类的工程师能够从低等的粘液菌那里学到什么呢?据1月22日的《科学》杂志报道说,一则最近的实验提示,Physarum polycephalum(多头绒泡菌)这种凝胶性真菌样的霉菌可能真的能够指引人们改进技术系统,如:更为坚固耐用的电脑及移动性通讯网络。这一启示来自一个日本和英国的
    2010-01-22
  • Science:单细胞生物黏菌具有建立高效运输网络的能力

    日本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一种单细胞生物――黏菌具有建立高效运输网络的能力。他们希望在将来的城际铁路网络、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中发挥黏菌的这种能力。 黏菌是介于动、植物之间的一种微生物,形态各异,具有向食物聚集的特性,如果食物处于分散状态,黏菌就会在食物之间形成管道,通过管道
    2010-01-25
  • SCIENCE:强免疫反应无法抑制巨细胞病毒CMV重复感染

    世界人口中有很大比例的人感染了巨细胞病毒(CMV)。尽管其感染常常不会引起症状,但它对新生儿及免疫系统脆弱者会造成极大的危险。因此研究人员认为研发一种CMV疫苗具有高度的优先权,但他们一直没有获得成功。新的发现可解释为什么CMV疫苗的研发会有困难。尽管获得对其的疫苗是一种遥远的可
    2010-04-14
  • SCIENNCE:地衣是如何通过破壁来发射其孢子的

    地衣是如何通过破壁来发射其孢子的: 研究人员报告说,当Sphagnum 地衣孢子从其被囊中破壁而出的时候,拜一种极小的蘑菇云之赐,它们可在空气中到达超过10厘米的范围之中,这种蘑菇云可帮助将这些孢子向上驱动。 这种相同种类的螺旋状结构还可帮助水母和鱿鱼在水中推进。但是这些所谓的“
    2010-07-23
  • SCIENCE:藻类在未来10-15年或成为燃料给料一个重要来源

    René Wijffels 和 Maria Barbosa 在一篇Perspective (《科学》的评论文栏目)中预测,藻类可能在未来的10-15年中成为燃料给料的一个重要的来源。 产自藻类燃油的可被转化成为生物燃料的潜力轻易地超过了农作物的潜力,而且它们不会像农作物那样占用可
    2010-08-13
  • Molecular Cell:冷休克蛋白是细菌低温存活的关键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日前表示,它与意大利和德国的科研机构合作,发现了细菌能够在低温环境下存活的秘密。细菌具有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在低温条件下存活。此前有研究发现,一种名为“冷休克蛋白”的蛋白质是细菌低温存活的关键,但它发挥作用的机制一直是个谜。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意大利卡梅里诺大学
    2010-01-19
  • 《细胞》:无包膜dsRNA病毒入侵机制研究获新进展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Cell)近日以封面文章发表了无包膜dsRNA病毒入侵机制方面的研究新进展。该研究成果由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水生病毒及结构与功能研究学科组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研人员共同完成。《细胞》杂志封面在这项合作研究中,研究人员以无包膜的双链RNA病毒――草鱼呼
    2010-05-31
  • JBC解析病毒蛋白独一无二新特征

    兔子是极少数能抵抗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的哺乳动物之一。研究表明,兔朊病毒蛋白(PrPC)与大多数哺乳动物的PrPC不同,它不发生PrPC→PrPSc的构象转变,但其分子机制尚不清楚,预期与兔PrPC蛋白的空间结构和动力学特性紧密相关。 来自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
    2010-08-13
  • 番茄溃疡病菌分子检测取得首创性突破

    导读:课题研究人员则通过创新性研究,研究开发出了区分病原细菌活性的EMA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为种子带菌尤其是活菌的检测提供了可能。首次将EMA这类DNA双链结合染料用于植物病原细菌的检测技术,建立了能区分病原细菌活性的基于核酸的PCR检测技术。 6月份正值番茄新
    2010-06-22
  • Nature:细菌免疫系统的秘密被揭开

    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和丹麦丹尼斯克公司的一组研究人员揭开了细菌免疫系统的秘密,这一发现有可能解决某些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难题。该研究发表于11月4日的《自然》杂志上。 由拉瓦尔大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系西尔莫埃努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选择特定的外源DNA(脱氧核糖核
    2010-11-08